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村級無集體收入,建設成無源之水。村級沒有集體項目,無任何收入,無錢辦事,資金短缺致使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緩慢。
(二)種植結構單一,土地附加值不高。村民思想相對保守,收入主要來自小麥、玉米種植,當前土地面積只減不增,種植模式單一且大多為初級產品,無法滿足村民增收的愿望。
(三)村班子服務跟不上,缺乏人才和政策支持。村干部對村民們的服務意識上需進一步加強,特別在帶領支持村民致富的政策、技術和協調等服務意識上需加強。
(四)缺乏后備干部力量。村干部青黃不接問題突出,4名班子成員中50歲以上的3名,原23名黨員中最年輕的41歲,50歲以上的19人,由于村級經濟薄弱,真正想回村干的青年很少。
(五)制度執行需常抓不懈。村級原制定的各項制度不少,但堅持執行下來的很少。駐村以來,雖然新制定了六項工作長效機制并堅持執行,但必須逐步把“被動”執行扭轉為“主動”執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進經濟發展,以“草根型、生態型”模式為基礎,轉變農業發展模式。
1、盤活集體資產,壯大村級經濟實力。盡快利用已閑置多年的原集體27畝果園地,計劃發展民營經濟項目,實現村級閑置土地租金收入和閑余勞動力門口就業的“雙豐收”。
2、加強土地流轉,提高資源利用效益。學習借鑒種植專業合作社好的經驗,積極引導村民進行蔬菜、林果和苗圃種植,實現資源利用、農民收入“雙提高”。
(二)突出班子建設,推動文化發展,增強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和活力。
1、強化黨組織的細胞工程。把發展黨員,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不斷發現和培養品行好、有思路的農村青年,及時為黨的肌體補充新鮮血液。
2、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宣傳窗、農家書屋、文體競賽等方式,不斷提升村民文化的內涵和水平。
(三)發展民生事業,促進和諧穩定,使村民生活的更加安實,更有尊嚴。
1、穩定低生育水平,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把村內人口與計劃生育和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一項長效機制來抓,確保計生合格率達99.5%、安全“零事故”。
2、完善保障制度,確保應保盡保。把幫扶村內五保戶、特困戶,作為一項長效機制來抓,繼續實施跟蹤服務,實實在在解決好生活、就學等困難。
3、申請生態文明村。計劃10月下旬完成路肩培護和1050米下水道建設;計劃2013年中上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
畢業生本人工作志愿怎么填寫
時間:2024-03-12 09:0:54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
時間:2023-09-13 05:0:45最新黨員的不足與整
時間:2023-09-18 15:0:57最新黨員結對幫扶措
時間:2023-09-21 0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