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突破口,促進農民增收
針對我鄉山地多,平地少,外出人員多的實際,以村級兩委班子帶頭為載體,做強土地流轉,壯大集體經濟。在鄉黨委提出了“發展農業產業,村干部要帶頭做活土地流轉工作”的要求后,通過集體占股30%的模式,開發一系列農業生產基地:石梯村流轉承包土地300多畝,建立了惠明茶良種基地;大丘田村流轉土地200多畝,開發金銀花基地;東山村流轉田地50畝,建立高山蔬菜基地103畝,種植小尖椒取得好收成,到目前止,全村采收小尖椒1萬多斤,產值1.1萬元;大丘田、浮亭降、、梅塢等村流轉田地500余畝,由當地農戶種上優質水稻。土地流轉后,既解決了外出農戶田地空置,無人耕種問題,又盤活土地資源,使新開發的惠明茶、高山蔬菜基地實現連片種植,達到了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產業。土地流轉讓農民得到了實惠,村兩委干部得到了村民的肯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了,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各村的基層黨建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大大提升了黨建工作水平。
(七)堅持機制保障,將黨內關愛幫扶機制落到實處
為進一步將黨內關愛機制落到實處,鄉不斷拓寬黨內關愛渠道,積極探索,建立健全“服務、幫扶、管理”三位一體的黨員關愛機制。
健全服務機制,構建情感關愛。通過成立黨員服務中心、流動黨員信息庫、流動黨員聯絡員等,指定流動黨員掛鉤聯系人,定期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了解流動黨員的心理、生活、工作情況,從實際出發,采取相應措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健全幫扶機制,構建生活關愛。除了每年都開展春節、“七·一”困難黨員慰問活動以外,還制定了“五必訪”制度,即黨員患重大疾病或去世時必訪,黨員家庭受災或發生意外時必訪,黨員在生產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必訪,黨員有較大思想情緒或有意見建議時必訪,黨員無故不參加組織生活時必訪。同時建立困難黨員關愛基金,例如,我鄉大丘田村從起就建立了黨員關愛基金,積極為困難黨員尋找致富路子,切實解決他們的生產生活困難。
健全管理機制,構建激勵關愛。完善黨務公開制度,落實黨員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積極制定村級民主管理公約,著力規范村級民主管理工作。此外,還在全鄉黨員范
會計專業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時間:2024-02-09 09:0:30最新事業單位工作人
時間:2023-09-19 00:0:34黨員個人相互批評意
時間:2023-09-21 11:0:03最新總工會換屆工作
時間: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