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河北省采取招、轉、辭等多種方法辭退了大批民辦代課教師,很多教師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他們奉獻一生的三尺講臺,帶著一身疾病、窮困、遺憾和無奈,回到了自己的農田,殘喘余生。所幸的是,2011年中央三部一辦下發了教人【2011年】8號文件,要求各地首先按照民辦代課教師本人實際代課時間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然后將這些民辦代課教師依法依規納入省統籌,為其補辦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根據中央精神,2012年,河北省不論教齡長短,一律采用“20元錢工齡”的辦法,開始對年滿60歲的每名民辦代課教師給予補貼。
然而,河北省的這種補貼被指不公平。
很多民辦代課教師紛紛詰問,中央要求先給每名教師給予一次性補償,然后再依法依規納入省統籌,為其補辦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河北省沒有給予這些人一次性補償,只是到了2012年,才開始登記,給2003年就被一刀切下崗的年滿60周歲的民辦代課教師給予養老補助,年滿60周歲開始發放補貼的依據是什么?難道不滿60歲就不應該享受之前本應得到的補貼嗎?“20元錢工齡”補貼計算的依據又是從何而來?何況,補貼就意味著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而對于教人【2011年】8號文件中“將這些民辦代課教師依法依規納入省統籌,為其補辦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精神,河北省根本沒有落實,從此就沒了下文,全省數萬名民辦代課教師就被“20元錢工齡”的補貼蒙騙住了。等他們幡然醒悟后,才知道上當。為此,他們一直在奔走呼吁,一直在苦苦期盼和等待,期盼和等待河北省依法依規將其納入省級統籌,為其補辦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
筆者在邢臺開發區、橋東區、邢臺縣、南和縣等行程數百里,采訪了大約近百名這些上世紀被辭退的民辦代課教師,如今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進入六七十歲甚至更高的年齡,其中很多人已經去世。由于早期在農村教育一線的長期勞累,營養不良,如今生存下來的老民辦代課教師都是老弱病殘,積勞成疾,生存狀態十分堪憂,令人同情。河北省政府補貼的每年20元,在物價飛漲的殘酷現實中,簡直是杯水車薪,基本吃藥費都不夠,更遑論必要的日常生活花銷。
面對這種尷尬的生存狀況,很多民辦代課教師說,同期在其它國有和集體企工作滿15年的員工,都按照規定辦理和享受退休待遇,憑什么讓他們這些為農村教育奉獻了多年甚至一生的民辦代課教師只獲得幾十到三四百元的可憐補貼呢?這種做法嚴重違反了勞動法相關規定,是極端的不公,也是對勞動者人格的不尊。
很多民辦代課教師認為,在過去經濟落后的艱苦年代,政府給他們的各種待遇很低,實際上虧欠他們很多,這本身已經不公平,但他們體諒政府困難,沒有怨言。可如今的社會在文明進步,日益趨向完善,教人【2011年】8號文件中有“將這些民辦代課教師依法依規納入省統籌,為其補辦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的精神;《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河北的經濟飛速發展,GDP增長驚人,無論于法,還是于情,河北省都應該,也完全有能力,按照法規讓工作滿15年以上的民辦代課教師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待遇。給教書滿十年、依然在崗的代課教師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些民辦代課教師理應獲得最大的尊重,這是天地良心,更是彰顯社會的公平和文明。
據悉,河北省的邢臺市中小學、邢臺開發區、邢臺橋東區、滄州肅寧縣、保定市阜平縣、張家口市蔚縣等地區的部分縣市如今仍然存有一定數量的代課教師,情況表現得或隱或現。這些代課教師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具有國家頒發的《教師資格證》。他們服務在郊區和偏遠農村小學的教學一線,工作了數年,依然和公辦教師同工不同酬。他們的月薪一般在400-600元不等,而且寒暑假零薪,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和福利。這些代課教師把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中國基礎教育的三尺講臺,奉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依照中國的憲法和勞動法,他們都是中國合法公民,是中國境內企事業單位的合法勞動者,理應享受勞動法規定的各種待遇,獲得文明法治社會所給予的應有尊嚴和公平,有權共享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改革成果,絕不能因為政府的冷漠和失職,讓現在的代課教師的法律保護的缺席成為明天的歷史新欠賬。
為此,河北省所有民辦代課教師強烈呼吁,懇請河北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8號文件精神,按照《勞動法》規定,對河北省民辦代課教師達到年齡的辦理退休手續;不足退休年齡的,依照《勞動法》簽訂合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讓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政策的權威和社會的公平正義,使這些民辦代課教師盡快真正能夠享受到河北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
河北省這些民辦代課教師,依法向國家及河北省政府提出經濟補償和老有所養的問題,絕非過分苛求,也不是乞討,更不是無理取鬧,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賦予他們的正當權利,他們的要求是完全合法合理的正常訴求。絕不能再虧待這些為中國基礎教育作出卓越貢獻的民辦代課教師了。河北省政府應該帶頭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尊嚴,帶頭遵守與維護憲法和《勞動法》的嚴肅性,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樹立更加良好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公信力。
河北省數萬民辦代課教師在期待省政府的密切關注和富有成果的積極行動。這是對河北省政府“執政為民”理念及“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落實情況的真正檢驗,是對河北省社會文明進步與公平正義的真正檢驗。河北省政府如果能認真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8號文件精神,既是河北省政府的誠信,也是河北人民的福音。
28萬多鄉村教師領到工作補貼
本文轉載:石家莊傳媒網:http://www.sjzcmW.com/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省基礎教育人事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初顯成效,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初步形成,鄉鎮工作補貼落實到位,156個縣(市、區)為286961名鄉村教師落實了工作補貼,總資金8.54億元。
取消論文計算機剛性要求
教師校長交流改革扎實推進,截至底,已有134個縣(市、區)開展了教師校長交流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順利實施,建立了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體系;完善了評價標準,取消了論文、課題、計算機等剛性要求;突出強化了向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鄉村教師傾斜。
全面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奮斗目標的攻堅之年。要以全面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為重點,著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要深化改革,扎實推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堅持“退一補一”
要在“下得去”上下功夫,培養造就樂教適教的鄉村教師,要切實建立鄉村教師長效補充機制,堅持“退一補一”原則,從源頭上提高教師質量。
小學全科教師免費培養
要發揮助學貸款和學費代償政策,積極探索實施地方“特崗教師計劃”,實施小學全科教師免費培養計劃,吸引優秀人才從教。
編制向村小學和教學點傾斜
落實編制向學生規模較小的村小學和教學點傾斜,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編制。今年要努力消除單人單校現象。
越往基層、越是艱苦
地位待遇越高
要在“留得住”上下功夫。要讓教師組織上有依靠,工作上更體面,生活上更有尊嚴。要盡快形成“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
全部落實鄉鎮工作補貼
要嚴格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各項待遇,確保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全部落實鄉鎮工作補貼。
擴大生活補助發放范圍
要擴大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范圍,要更加重視鄉村教師身心健康,切實推進鄉村教師定期體檢工作。
實施鄉村教師幫扶計劃
要積極實施鄉村教師幫扶計劃,對因遭遇突發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鄉村教師建檔立卡,進行救助幫扶,讓鄉村教師能健康工作、幸福生活。
推進周轉宿舍建設
要扎實推進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努力為鄉村教師創造好的工作生活條件。
職稱評審更多惠及
各市在職稱評審中要繼續落實體現“兩降低兩提高一傾斜”政策,讓改革紅利更多惠及鄉村教師。
限定時間,掛賬整改
地方政府是實施計劃的責任主體,必須知責明責、守責盡責,把實施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確定時間表、路線圖。今年,省督導辦牽頭將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情況,采用專項督導和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常規督導相結合方式進行檢查,對問題要列出清單,限定時間,掛賬整改。
今年全面推開
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改革
要以全面推開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改革為重點,著力統籌城鄉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按照計劃,2017年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改革,到2020年,逐步實現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
各市必須下決心、下大力,想方設法、攻堅克難,務必在今年暑期前全面推開改革。
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要以切實加大教師表彰獎勵力度為重點,著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濃厚氛圍。今年,省教育廳將會同其他省直部門開展“最美教師”“河北省突出貢獻教師”“河北省模范教師”等系列表彰活動,各市也要確定不同的主題,組織開展尊師重教系列活動,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加大宣傳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在提升教師地位、提高教師待遇、促進教師成長等方面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努力讓教師成為最受人尊敬的職業。
善待教師,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良心。優待教師,最無爭議,最需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