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100周年黨史教育學習黨員心得與體悟篇一
100年披荊斬棘,100年風雨兼程。這一百載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一百年,是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一百年,也是黨史研究長足進步的一百年。
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小時候,坐在奶奶身邊,翻著一張張舊照片,聽她訴說著家鄉的故事。大通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境內山水兼具,上窯山、舜耕山是大通的“城市客廳”,這里林立挺秀,綠影婆娑。三萬多畝的高塘湖、五千多畝的蔡城塘交相呼應,淮河干流穿流而過,如玉帶把翡翠和寶石串聯起來。而今,舊貌換新顏。大通交通便利,高速、高鐵、鐵路、水路四通八達,水運通江達海,淮河大橋建成通車,新港規劃建設,淮蚌高速、京福高速、淮滁高速、合淮快速通道、九龍大道、G206國道等交通大動脈將大通與全國各大城市緊密相連,最全面的范文參考寫作網站大通已成為淮南乃至皖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還有,位于美麗高塘之濱的國家4A級景區上窯森林公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四軍”紀念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游文化資源豐富并延伸了黨性教育“紅色專線”,已成為黨性教育的“必修地”,承載厚積薄發的堅實力量。
二、“永久保管黨和國家歷史檔案的基地”
從1909年起,第一口新井在大通老北溝開挖,一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礦區就此奠基成為淮南煤礦發祥地。七十年代末,因煤源枯竭,大通礦報廢、九龍崗礦接近收作,全局生產能力下降,嚴重影響經濟建設。1979年礦務局黨委果斷響應,制定以調整改革為中心的“五大”戰役,打好開拓延伸、機械生產、三層回采、科技發展和安全生產之仗,確保老礦改造目標完成。而今,大通打優煤電資源牌,更加注重“五大”發展,與經濟發展同步規劃、同步發展、同步提升,開創轉型發展新階段。
經歷百余年,史志見證了大通礦開拓創新,采煤工藝全國,礦業工人改革采煤方法,推進產量發展。從清末時期,范文參考網大通作為縣級管轄區域,經濟落后,地瘠民貧的條件到現代化農業(洛河)、草莓、葡萄基地深受遠近群眾喜愛,每逢節假日,會吸引大批游客。以大通工業新區為基礎平臺,大力發展機械裝備制造、智能服裝加工、新建材料、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園區規模效應凸顯。
三、史志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當文字與影像檔案一卷卷呈現在眼前時,聽著奶奶娓娓道來的故事,感受著時代的閃光點,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每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抗戰期間,淮南礦工先后參加新四軍的約有400多名,他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與全國人民一起奪取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迎來民族解放的曙光。翻著一頁頁檔案,重溫歷史故事,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訴說著“但愿君心似我心”的期盼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誓言,訴說著革命戰爭時代“舍小家為大家”的堅定無悔。
在新的歷史時期,存史資政的黨史研究工作已擁有了比過去更優越的物質條件,配備了優良的軟硬件設施,心得體會范文作為黨史工作者,要時刻銘記為黨管黨、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使命,深刻認識檔案工作對黨史、國史、民族史的重要意義,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把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守護好、傳承好、傳播好、踐行好。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潮流浩浩蕩蕩。一張張照片檔案、一件件實物、一冊冊史志,譜寫出一代代勞動人民的故事,留下了無數革命先輩的足跡,承載了數以萬計大通人的記憶。歷史見證70載春華秋實、歲物豐成,它留住最真實、最寶貴、最樸實的奮斗經驗和抗爭經驗。
一百載滿浸著一代又一代員的熱血、智慧和青春,凝聚著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記錄著中華兒女辛勤勞作、發明創造、自強不息,深深影響著我們基層工作者敬終如始、扎實工作,將繼續以為指導,凝聚民族夢想,長風破浪,直掛遠帆,砥礪前行。
建黨100周年黨史教育學習黨員心得與體悟篇二
2月1日,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一重要講話引發了廣大黨員的熱烈討論,范文寫作再次掀起了學習黨史的新高潮。
今年是中國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四五”全面擘畫,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須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從中汲取奮進力量,不斷提高政治三力,努力為全面建設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學深學細學精,堅守初心使命,提高政治判斷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翻看百年黨史,南湖邊的紅船為中國開天辟地,鴨綠江邊的志愿軍打響立國之戰,南海邊的深圳吹響改革開放號角......從這一幕幕中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天起,就為實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不懈奮斗著。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學習中共黨史,不僅要全面學、深入學,更要學精、學細,從一個個歷史事件中深刻理解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從一個個鮮活的共產黨人身上感悟奮進的力量,以黨史學習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的黨性修養,始終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在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中保持政治定力,以史為鑒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
致知致用致效,深化理論武裝,提高政治領悟力。“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理論創新的歷史,范文參考網手機版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再到,黨的思想理論在歷史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學好黨史就是要全面掌握黨的理論創新歷史,的黨員領導干部須在黨史學習中厘清黨的理論創新的歷史脈絡,通過黨史學習不斷夯實理論基礎、強化理論武裝,深刻認識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從歷史高度來理解和把握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以厚重的歷史底蘊、堅實的理論基礎,切實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篤定篤信篤行,增強執政本領,提高政治執行力。百年黨史中蘊含著共產黨人的歷史智慧、政治智慧、領導智慧。一百年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歷經艱難坎坷“站起來”、把握歷史機遇“富起來”、勢不可當堅定“強起來”;新冠疫情暴發時,中國共產黨發揮出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與國家治理體系優勢,抗擊疫情取得了巨大成功。歷史多次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和強盛中國。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通過學習中共黨史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從歷史傳承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斷增強執政本領,范文網堅決執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要結合黨史學習全面理解新發展階段的深刻內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要充分學習黨迎難而上、敢于斗爭、化危為機的歷史經驗,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統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立足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注重需求側管理,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建黨100周年黨史教育學習黨員心得與體悟篇四
讀史可以明鑒,知古可以鑒今。今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建黨100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回首展望,我們一路上風塵仆仆、篳路藍縷,創造了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百年黨史更是奮斗路上“的教科書”“的營養劑”“的清醒劑”,只有認認真真學習黨的偉大革命史,了解黨的發展歷程,汲取黨史中的“智慧”,才能走好的長征路。
黨史是“的教科書”,銘記苦難——增強“理想信念”。“砍頭不要緊,只有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面對國民黨_的迫害,年僅年28歲夏明翰在臨行前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范文參考網TOP100范文排行這篇血寫的詩字字值千金、句句重千鈞,不僅體現了他偉大的人格,更展示了他對崇高信念的不懈追求。在百年的革命史中,雖然出現了向忠發、周佛海、張國燾等背叛革命的事件,但是更多的是諸如江姐、劉胡蘭、楊靖宇、陳樹湘等革命先烈,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放棄高官厚祿的封許,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理想信念。為什么他們能夠不怕犧牲、舍棄家人?因為他們相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曾指出,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廣大黨員干部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最初的信念,堅定向革命先烈看齊,才能善謀善為、善作善成、行穩致遠。
黨史是“的營養劑”,傳承基因——滋養“紅色精神”。“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回望黨走過的百年征途,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巍巍前行的“中國號”巨輪,一批批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用血淚譜寫壯麗史詩。遙想紅軍當年,在面對國民黨_的包圍追擊,為了保存革命火種,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據統計,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攻占過700多座縣城,擊潰了國民黨_數百個團的軍隊,從江西瑞金出發,期間突破了敵人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等,每一場戰斗都驚心動魄、每一枚足跡都值得追憶。廣大黨員干部要汲取其中的“營養”,不忘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滋養長征路上的“紅色精神”。
黨史是“的清醒劑”,總結經驗——借鑒“歷史智慧”。思想匯報范文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近代以來,由于封建統治者軟弱、、無能,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國力上遠遠落后于西方列強,在炮聲中,中國墮入任人宰割的深淵,西方列強肆無忌憚地掠奪我國的寶貴財富,破壞我國的燦爛文化,侵犯我國的領土、主權和尊嚴,“蠶食鯨吞,瓜分豆剖”。但是,在面對西方文明的侵略,我們并沒有放棄,一大批仁人志士從“天朝上國”的封閉意識中警醒過來,看到了自身的落后。1921年在陳獨秀、李大釗等的領導下,中國成立,黨在摸索中前行,有合作也有分裂、有信任也有背叛,充滿了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總結黨史中的經驗教訓,用黨史激勵自己、用黨史警示自己、用黨史教育自己,不斷認清歷史方位,汲取奮勇前行的“智慧與力量”。
建黨100周年黨史教育學習黨員心得與體悟篇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開展專題教育成為必須課。黨員干部要經常重溫、回顧新中國成立72周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發揚和傳承優良傳統,涵養緊跟黨走、愛國敬業的思想自覺,切實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里堅定“四個”自信,努力爭創更多利國利民的豐碩成果。
崇尚英雄,勇立功勛。范文參考網“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特殊年份,為功勛模范人物頒授“共和國勛章”,有利于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英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坐標,也是黨員干部看齊和學習的精神旗幟。“氫彈之父”核物理學家于敏隱姓埋名28年,埋頭于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為打造國之重器、推進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在戰爭年代浴血疆場,到貧困山區深藏功名,張富清的“緊跟黨走,做黨的好戰士”,是英雄無言本色人生傳奇故事的序言。俗話說,“文能定國,武能安邦。”英雄從來不是某類人的“特權”,也不會與某類人“絕緣”。黨員干部要經常對照黨章黨規,深入挖掘先賢前輩、英雄人物背后的精神特質和成功密碼,提高自我剖析、問題檢視的深刻性和精準度,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傳承艱苦奮斗作風,努力成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時代先鋒。
攻堅克難,擔當在前。“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說明,面對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和前進路上的阻攔干擾,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有自我革新的擔當,積極主動進行調查研究,科學提出創新突破的建議路徑,及時消除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工作總結范文充分激發和凝聚社會創造力。主題教育中,中央組織部組織有關部門編選出版了“貫徹落實、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叢書。黨員干部要強化問題導向,靜下心來研究先進案例中蘊含的處事智慧和管用辦法,結合實際辯證選用,切實增強提高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本領,努力成為本領域本崗位的行家里手和創新標兵。
總結得失,堅定自信。“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新中國勝利奮進的歷史進程,是黨帶領人民奮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歷程。黨員干部想要汲取歷史的力量,關鍵是堅定“四個自信”,學深悟透歷史賦予今人的啟示錄和方法論。回望新中國史全程,黨員干部要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懂得漸進式積累的道理,“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務實創新的事再小也要抓實做大,務虛的事噱頭再大也要抵制到底。“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指出,要“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對過去這段歷史中經受的系列風險和挑戰考驗,不僅不能忘卻,更應成為未來前行的坐標和基石。要學會立足部門實際,積極觸摸世情、國情和地方實際,建立風險點、應急機制和目標責任制等制度,善于從歷史的、具體的角度審視和查找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學路徑,大膽探索應用服務基層的新模式并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順利開啟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新篇章。
領導干部任職考察材
時間:2023-09-20 03:0:53領導干部的考察材料(
時間:2023-09-20 00:0:41干部考察材料不足之處怎么寫
時間:2023-09-13 06:0:11干部考察材料主要特點怎么寫
時間:2023-09-14 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