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招考委正式發布《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夏季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這標志著2020年“新高考”進入實質性落地實施階段。
此次改革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政策點多、涉及面廣,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為此,“山東教育發布”開設“2020新高考”專欄,集中發布系列相關政策解讀文章,請隨小編一起關注。
項目內容 | 《實施方案》 | 現行高考 |
考試科目 | “3+3”考試模式(國家統一高考3科語文、數學、外語,加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中自選的3科),不分文理科。 | “3+1”考試模式(國家統一高考3科語文、數學、外語,“1”為文綜/理綜),文理分科。 |
考試成績 | “原始分+等級分”呈現。語文、數學、外語3科原始分數與學業水平等級考試3科轉換位次分相加。 | “原始分”呈現。語文、數學、外語和文綜/理綜4科原始分數相加。 |
招生要求 | 不分文理科,高校確定招生專業(專業類)的選科要求,至多3科選考科目。 | 分文理科,高校無考試科目范圍要求。 |
報考科類 | 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3類 | 文史類、理工類、藝術文、藝術理、體育類等5類 |
錄取批次 | 普通類錄取批次改為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和常規批3個批次;體育類錄取批次改為提前批和常規批2個批次。藝術類錄取批次不變。 | 錄取批次包括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常規批、?铺崆芭、?瞥R幣5個批次。 |
劃線辦法 | 普通類和體育類常規批實施分段劃線辦法,分一段線、二段線,分段填報志愿、分段錄取。 | 劃分本科、專科線。 |
志愿與錄取 | 平行志愿批次以“專業(類)+學校”為志愿單位,1個“專業(類)+學!本褪1個志愿。普通類填報志愿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類和體育類填報志愿最多不超過60個。按照專業平行志愿錄取。 | 平行志愿批次以學校為志愿單位。普通批填報12個高校志愿(每個高校志愿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調劑志愿)。按照高校平行志愿錄取。 |
與現行夏季高校招生工作相比,《實施方案》改革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現行高考實行“3+1”考試模式,考試科目由國家統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加文綜/理綜組成,考試時間安排在7月7日-8日。
2020年,夏季高考實行“3+3”模式,考試科目包括國家統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等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任選的3科。語文、數學、外語(筆試)考試時間安排在7月7日和8日下午;外語(聽力)考試實行兩次考試,均安排在1月8日上午,外語聽力考試成績取兩次中的高分計入外語科目成績。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時間安排在7月9日-10日。
實行學業水平“6選3”等級考試,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優勢選擇考試科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外語(聽力)考試安排在1月8日上午,主要考慮是避開夏季雷電等惡劣天氣,增加了考試機會,有利于降低考試風險,維護考生利益。
根據試點工作要求,取消文綜/理綜考試科目,7月8日上午沒有安排考試,這是基于全國高考的統一性采取的暫時措施。目前,全國只有6個試點省份取消了文綜/理綜考試科目,其余省份仍于7月8日上午組織文綜/理綜考試。國家將根據改革范圍的逐步擴大,統一調整全國高考時間。
現行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和文綜/理綜四科原始分數相加,考試總成績為750分。
2020年,高考成績仍為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科使用原始分數,每科滿分均為150分;考生自選3科原始分滿分均為100分,轉換為位次分計入總成績,轉換后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實行等級分數轉換,是為解決等級考試選考科目不同、試題不均衡、分數不等值造成3科考試成績不能直接相加問題采取的制度設計。我們在有關省份試點的基礎上改進優化,采用等比例轉換法則和“一分一段”形式,轉換分數連續排列,保證考生每科成績轉換后位次不變和較好的成績區分度,確保成績轉換的公平公正。
現行高考報考科類包括理工、文史、藝術文、藝術理、體育類等5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铺崆芭、?破胀ㄅ5個批次,劃定本、專科線并先后組織錄取。
2020年,報考科類分普通、藝術和體育類等3類,普通類錄取批次分為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和常規批3個批次,體育類分為提前批和常規批2個批次。普通類和體育類采取分段劃線、分段填報志愿、分段錄取的辦法,分別劃定一段線、二段線。一段線上組織考生填報本科志愿并錄取;二段線上組織考生填報本科剩余志愿和專科志愿并錄取。藝術類錄取批次和劃線辦法基本不變。
實施分段劃線、分段填報志愿、分段錄取辦法,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專業(專業類)”志愿模式下,無法簡單地統一劃定一條本科線和?凭。往年采用以學校為志愿填報單位,一個學校志愿可填報多個專業,錄取時以學校為投檔單位,一個學校只有一條錄取線;改革后采取“專業(專業類)+學!敝驹柑顖蠓绞剑稒n時以專業為投檔單位,直接投到專業上,各專業報考人數和分數不一,各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差距較大,一條本科或?品謹稻將很難涵蓋所有的專業錄取線,故不采用“一刀切”方式劃定一條本科和?凭,而是通過分段方式,柔性地將考生劃分為兩部分,淡化本專批次界限,給考生更多的選擇空間,也可以更好的保證選報人數較少的專業順利完成招生計劃。
二是確保有序投檔錄取。分為兩段線,讓一段線和二段線的考生依次填報志愿,一段線考生首先填報本科志愿,基本使較高分數的部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報不當而落差太大,即使第一次沒有被本科錄取也可繼續填報剩余本科計劃,同時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學專業間分差太大。
三是淡化本專科批次的概念。取消本?频慕缇,打破了人為給招生院校專業分批分等的既有格局,促使所有院校專業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激發院校專業的發展活力。
四是創造條件逐步減少錄取批次,是《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的導向之一。由截然分開的本科批、?婆降緦?平缦薜亩尉劃分,為條件成熟減少錄取批次提供了探索實踐。
現行高考考生填報志愿以學校為單位進行,普通批填報12個高校志愿(每個高校志愿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2020年,志愿設置采取“專業(專業類)+學校”方式,1個“專業(專業類)+學!睘1個志愿。普通類填報志愿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和體育類填報志愿最多不超過60個。
改革后,采用“專業(專業類)+學!敝驹柑顖蠓绞剑瑢⒃鰪娍忌浫I與興趣特長的匹配度,避免大量考生因被調劑錄取造成不符合專業意愿的狀況。因考慮文理科兼報,又取消了專業調劑志愿,再加上兼顧首選院;蚴走x專業不同情況,志愿填報數量應適當增加。參考上海、浙江改革后分別為96和80個專業志愿,我省擬設置普通類志愿數量最多不超過96個。考生可以填滿全部志愿,也可選擇填報部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