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2018年的《考試說明》文科數學方面基本無變化;《2018年高考理科數學大綱》與2017年相比,無論是考核目標、考試范圍與要求都沒有變動。泉州實驗中學教學管理處主任、高三年文科特優班數學老師李仲青和泉州一中理科數學備課組長黃俊生老師認為,這說明2018年高考數學科的命題仍然保持相對穩定。
數學能力考查強調“以能力立意”
李仲青老師分析,相對于2017年,2018年的《考試說明》(文科數學)僅有一處敘述上的變化,即“解答題要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此處變化不影響高考命題。
黃俊生老師分析,2018年理數核心考點仍然是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解三角形、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與統計、選考內容(參數方程與極坐標,不等式選講)等,這也是解答題的大體考查框架。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集合、復數、程序框圖、三視圖、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線性規劃、平面向量、數列的概念與性質、圓錐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解三角形、導數與不等式的結合、函數的性質、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以及數學文化仍然是高頻考點。
對數學能力的考查,強調“以能力立意”,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從問題入手,把握學科的整體意義,用統一的數學觀點組織材料,側重體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的應用,檢測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
立足基礎知識
加強縱橫向聯系
對于文科數學最后三個月的復習備考,李仲青老師建議考生立足基本概念,將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和訓練落實到位,注重查缺補漏,提高復習效率。
課本是考試素材的來源與基礎。李老師認為,近幾年高考題目中,常常以課本定義、定理變換模式來加以判斷;以課本的例題、習題變換條件或變換設問方式來加以求解與證明。通過一輪、二輪復習,考生們將知識模塊化和網絡化,形成高中數學知識體系,培養知識綜合性思維。考生要總結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后階段根據自己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以訓練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重要途徑,要做到四個“防”:防過分追求解題技巧,防片面追求兩高(復習起點高、難度高),防缺乏針對性的復習,防一味在低思維水平上的重復訓練。
對于理科數學復習,黃俊生老師認為,考生要重視基礎考查,把握全面重點;加強知識貫穿聯系,重視知識網絡建設。復習時要在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上下功夫,以達到在綜合題目中能迅速準確地認識、判斷和應用的目的。要加強部分知識的縱向聯系和橫向聯系,從本質上抓住這些聯系,注重知識網絡的交匯處題目的訓練,構建良好的學習模型。
抓好規范訓練
以積極心態備考
黃俊生老師認為,考生應加強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加大解決應用問題的訓練,增強閱讀能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要注意以統計和概率為載體的注重考查數據處理能力和數學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應用的題型。
李仲青老師建議考生注意應試技巧的訓練,加強解題表述的規范性,準確運用數學語言,盡量做到容易題不丟分,每次訓練,爭取讓自己能拿分的解答題的過程趨同于參考答案。另外,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難題上打持久戰,盡量做到“容易題全得分,中等題少丟分,難題多得分”,讓成績最大化。
李老師建議,考生們合理規劃小題訓練與整卷訓練,注意鍛煉和培養良好的考試心理素質。考生們平時就要有意識培養認真仔細、頑強堅韌的品格。若能想到“我難人難,我易人易”,沉著應戰,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黃老師提醒考生加強實戰演練,提高實戰能力,合理分配時間,規范作答,以積極心態備考,以平和的心態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