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
快車教育,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表示,外漢語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培養具有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或另一種外語或少數民族語言,以下有關用語作相應調整)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高級人才。
高考填報志愿已經開始了,那么對外漢語專業的就業前景怎么樣?下面讓快車教育小編綜合了快車教育的建議,為各位看官介紹一下對外漢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吧,僅供參考!
對外漢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對外漢語專業畢業生可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我國的對外漢語專業早設立于1985年,初只有北京語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四所高校招收本科生。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漢語國際推廣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對外漢語專業這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到2010年為止,全國開設對外漢語專業的高校已有285所,每年招生人數達15000人,但仍滿足不了對外漢語教育的需求。美國、新西蘭、日本、泰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已將漢語成績列入大學升學科目。因此,在不少國家,中文教師已成為收入頗高、受人羨慕的職業之一。
但目前,如何辦好對外漢語專業,真正培養社會需要的對外漢語人才,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陸儉明提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學習漢語的熱潮不斷升溫,對外漢語專業獲得了發展的機遇。但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的快速發展,漢語學習者在群體、目標、環境上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其中,教師、教材、教法的問題成為令人關注的問題,關系到漢語國際教育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在當前漢語國際教育的新形勢和學習者的多元化需求下,對外漢語專業在課程設置、教學實踐、就業‘出口’等方面還存在著制約的瓶頸。”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崔希亮也指出了對外漢語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國的對外漢語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畢業后的實際操作能力堪憂。“做對外漢語兼職的時候,感覺力不從心,有時把握不住重點,教了挺長時間后發現學生還是不會開口說漢語。”對外漢語專業的小婷頗有失落感。有人評價對外漢語專業“文學功底不如中文專業、外語能力不及外語專業”。要擺脫這個尷尬境地,還是需要提高實際的對外漢語教學水平。
以上是對外漢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情況,更多高考專業對外漢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資訊敬請關注快車教育職業規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