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高考資訊 > 正文

大一新生入學必讀,學習方法要轉變

更新:2023-09-16 17:35:09 高考升學網

進入大學,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雖然在大學里的學習與中小學一樣,也是掌握知識、豐富自身、完善和提升人的整體素質的認識活動。因此,它仍然需要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的參與;它仍然需要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大學里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習環境的變遷以及學習要求的不同,致使大學生的學習與中小學所進行的學習在以下幾個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第一,在學習目標上。大學里的學習目標是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前提之下,掌握更加精深的專門知識,養成奮發進取的科學研究素質,成為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因此,大學生必須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先進的政治理論武裝自己;必須了解和掌握本專業廣博的基礎知識和形成寬厚而堅實的豐富的專業素養;必須具有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的較高的水平。而中小學則是打基礎的學習階段,學習活動應當盡可能地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具體地說,中小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質,初步獲得基本的知識、技能和技巧,鍛煉自己的體魄,健全素質。因此,中小學要強調的是素質教育,是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從啟蒙到提升與發展的長期過程。

第二,在學習內容上。大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強調精深和廣博,在廣博的基礎上求專長;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求拓展和創新。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往往是某一門專業的學科知識,同時兼顧其他內容的知識。圍繞某一門專業學習,可以有多種參考書,可以有多個不同的觀點。而中小學的學習內容則比較注重全面性和基礎性,他們往往要學習很多知識點,而且,學習的內容一般都是定論的東西和穩定的知識體系,只是在學習過程中力求去不斷發現和適當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有人曾經描述過,從學習的知識內容來講,學習上最輕松單純的是大學生,最辛苦全面的是中小學生。

第三,在學習方式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往往教師是領進門,做啟發性的指導和答疑解惑;大量的時間要靠大學生自己去支配和決策:什么時間應該學習什么,應該花費多長時間學習課堂知識,又應當用多長時間自己去查閱資料、補充筆記和課余思考。一般而言,大學往往要在四年中學習30多門左右的課程,在實施學分制的學校,大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時間安排,自我確定學習的內容和課程。而中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則更加強調在教師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地、循序漸進地學習相關知識內容,顯示出學習的被動性和依賴性較強。正由于這樣,很多大學新生進入高校后都必然會出現一個心理不適應期。在這樣一個時期,他們會產生許多困惑和疑慮。諸如“大學里到底應該如何學習?”、“為什么大學老師不按照書本講課?”、“考試中的問題怎么書本上找不到?”。

第四,在教學管理上。中小學教學更加強調整齊劃一,嚴格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為了維護整齊劃一,必然要強化教學管理,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有具體而細致的規定。其結果,就必然會出現“千校一面,萬人一貌”的無特色教育局面(當然,這種局面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而逐步得以改善)。而在高等學校,大學生學習上需要的是高度的自覺性和計劃性。按照專業培養目標,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大學里的規章制度和學習紀律只是給大學生提供一個方向和指示,更加重要的是學習的效率。因此,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是圍繞質量來安排的,是一種質量管理而非一種強調整齊劃一的刻板的管理。當然,強調大學生的學習自主,并不是許可大學生的“為所欲為”,不受紀律約束。在大學,基本的教學管理秩序還是要得以保障的。

第五,在社會實踐上。雖然現在的基礎教育中也強調研究性學習,各個學校也都根據自己的條件在爭創特色,在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實踐性環節上很下功夫,但是總的來說還是社會實踐偏少。但是在高等學校里,除了課堂學習之外,有很大的使用空間屬于大學生自己,這就為他們開展和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時間和客觀保障。況且,在高等學校還有那么多的機會讓大學生去接觸社會。

只有了解大學里的學習特點,才能盡早平穩過度“心理不應期”,才能樹立起新的學習觀,才能真正在大學里達到發展與健全自己的素質的目標。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高考位次排名是文理

時間:2024-07-11 17:0:20

高考排名是文科理科

時間:2024-07-11 17:0:26

高考排名是省排名還

時間:2024-07-11 17:0:27

高考在本科分數線下

時間:2024-07-11 17:0:1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日产在线首页 |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