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聾啞高考生是惠州市特殊學校的首批學生,對于準備高考,學生和老師都是零經驗。
為了更好地備考,惠州市特殊學校還專門派老師到廣州聾啞學校培訓。付萍說,培訓回來后就讓學生選專業,專業課分開上,必考科目則是一起上課。
班主任付萍是數學老師,她告訴記者,對于聾啞人的備考需要更多的耐性。“上課語速要慢,還要手語同步;每一個知識點需要重復多次,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于聾啞學生來說,能夠上大學將會改變他們的一生!狈读黛`說,往屆聾啞學生初中畢業了,很多都到外面打工,或者是回家務農,也有一些到廣州上高中考[微博]大學,“上大學的出路就不一樣了,有一些是在公司做文員,也有一些回到特殊學校當老師!
故事:22歲聾啞女生為自己爭取更好的人生
殘疾兒童入學較晚,這是普遍現象。今年22歲的李敏華,來自龍門縣,8歲讀小學一年級,目前是惠州市特殊學校高三學生。
李敏華是先天性聾啞,家里還有一個弟弟,也是同樣的癥狀。她的班主任付萍告訴記者,李敏華的弟弟初中畢業后就沒有繼續讀書了,在惠州一家電子廠里打工,而李敏華則堅持要讀書。
在老師的印象中,李敏華是一個文靜的女生,也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通過班主任付萍的手語翻譯,記者得知,她已經在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單招單考時被錄取,但是她還是想在廣州大學市政技術學院的考試中再拼搏一把。希望通過上大學,將來能夠為自己找到一個更好的平臺。
聾啞學生上大學享受補貼多
不少殘疾孩子需要不定時的康復治療,這也給一些經濟并不富裕的家庭帶來負擔。為了支持殘疾人上大學,目前從國家、省、市三級都有相關的補貼。
惠州市特殊學校高三班主任付萍介紹,以在廣州大學市政技術學院上大學為例,聾啞學生可以得到政府給予70%的學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還可以拿到一次性生活補貼1000元。如果能夠拿到國家助學金的話,則一個學年可以拿到5000至8000元不等;如果拿到學校助學金,則一個學年可以拿到2000元,學校和國家的助學金可以同時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