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來后考生可以登錄本省級教育信息網查自己的全省排名。用考號和身份證號在教育網上查高考成績時會顯示名次,名次號就是全省排名。要借助一分一段表查詢。
1、高考成績查詢一般可以直接查詢學校網站,或者直接打電話查詢,查找一下當地的教育網是否有相關網站;
2、登錄本省的教育考試網查詢高考成績,位次和各項科目成績一起列出,名次號就是全省位次
3、省級教育信息網查。使用考號和身份證號在教育網上查高考成績時會顯示名次。
4、查詢高考全省位次,等高考成績出來后,招生考試網上會公布全省的分數段人數,可以查到。
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部分省份會直接顯示位次。如果沒有直接顯示位次,則需要對照前一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以自己的高考位次為準,如果位次處于目標大學和專業近3年位次區間靠前的位置,就代表這些專業和大學是相對比較穩妥的選擇。如果是靠后,那么錄取的把握一般不會很大。
一、在信息表中查出自己的位置
在高考成績公布后,高考生會收到一條包含總分數、單科分數、位次的信息,有些省份如果沒有直接給出考生的位次,就需要對照當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備用。
二、查出自己的位置在上一年分數表中的位置
用當年的位次對照上一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這個位次對應的上一年的分數;把這個分數上延5分,下延15分,篩選出院校范圍。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院校類型、地域等因素,排除不能接受的大學,初步選出目標大學。
三、按照目標大學的專業錄取分數確定大學
逐個查找目標大學的專業錄取分數,按專業錄取分數再次定位大學,把專業分數達不到或不滿意的大學剔除。對留下的大學逐個查看前幾年的波動情況,如果某所大學波動很大,就要做出進一步判斷。一般情況下不會做為“穩”的大學,可考慮放在“沖”的位置。
高考志愿填報位次換算公式為
1、新高考位次/選物理人數=舊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數
2、新高考位次/選歷史人數=舊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數
新高考位次:選物理或選歷史的全省位次,會跟隨高考成績一起公布;選物理(歷史)人數:新高考選物理(歷史)的總人數,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最后一個人的位次加上人數);理科(文科)人數:舊高考理科(文科)總人數。這種方法就是將選物理或歷史后的高考位次,轉換為舊高考的理科或文科位次,進而使用后面這種“等效位次”參考往年招錄數據。
1、無需換算
高考志愿填報考生的位次無需換算,我們可以直接對照去年相同位次的分數段就可以得知換成去年的分數大概是多少分。
2、計算法
我們以一位廣東物理類考生的高考成績為例來計算一下, 考生總分為611分,位次還是5605。如果說廣東省共有178844位物理類考生上本科線,而上本科線的廣東理科考生有216937人。代入公式后可得,這位考生可參考的去年高考志愿理科位次為:5605+178844x216937=6799。
例子中的考生本次聯考的成績相當于廣東高考理科排位6799的水平,再根據高考分段表可以得知,相當于去年理科的634-635分。雖然這個公式也只是基于理性志愿填報假設的粗略估計,如果兩年的人數差異較大,那么誤差也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