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線差法計算公式:高考某年錄取線差=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線差法是指高校在某個省市某批次的錄取分數線與該省市的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差值,即高校錄取分比批次控制分數線高多少分。
高考某年錄取線差=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下面以某重點大學在北京招生情況為例,計算錄取線差如下: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近6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即:高考分數值+65+10)。
高考線差是指考生的考分或預估分與考生所在省市的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差值,即考生分數比批次控制分數線高多少分。線差的作用主要用于對招生院校的錄取分數進行分析和比較,尤其是對不同年度的錄取分數進行分析和比較。
考生最好分別計算最近3—5年內目標院校的錄取線差,還要對這所院校往年錄取線差的穩定性進行判斷?忌赏ㄟ^往年錄取線差與自己高出今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分數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選擇第一志愿院校,確保第一志愿被錄取。
線差是指考生超過省控線多少分,或低于省控線多少分,也就是考生分數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的線差是指院校錄取的平均值與省控線的差值。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線差法適用于一本線、二本線、?凭附近的考生使用。
為了增加我們的錄取幾率,我們需要把近幾年的高考數據都參考一下,按照同位分換算成往年的分數,篩選出三年內所重疊的高校,這種重疊的高校就是我們重點考慮的范圍。當然也要遵循沖穩保的原則,選擇的院校要有梯度,多方面結合我們的錄取幾率才會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