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吃香的組合有歷史+生物+政治。這一組合偏文科,在專業的選擇上也偏向于傳統的文科專業,但是生物和地理的學習難度差距不大,考生做出此選擇多是因為以理科專業拓寬專業范圍或者不擅長地理學科。
1、物理+化學+生物(專業覆蓋率96%)
選科優勢:專業覆蓋率高,可報考的專業多,物化生組合可以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計算機類熱門專業。且物化生為純理科組合,此選科組合總體需要記憶背誦的知識點少,重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學科之間的關聯度較高,能在學習中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2、物理+化學+政治(專業覆蓋率94%)
選科優勢:選物化政組合的同學一般是理科成績比較優秀,但不想學生物。同時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學政治打基礎,大學的公共課也有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此外物化政組合還可以報考物化生不能報考的軍校、警校等特殊院校。
3、歷史+政治+地理(專業覆蓋率49%)
選科優勢:歷史+政治+地理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科目關聯度比較密切。所以歷政地組合學習相對更輕松,注重的是文科思維、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歷政地組合更適合不擅長理科的考生。
在選科原則方面,要遵循五個“有利于”,即要有利于賦分最大化,要有利于擴大專業選擇范圍,要有利于所選大學專業的選科要求,要有利于結合興趣和特長,要有利于契合中學的辦學特色和優勢。
而在選科方法方面,則要遵循五個“最”,即針對意向明確的考生,要首選“最相關”的科目;針對興趣明確的考生,要首選“最喜歡”的科目;針對偏科明確的考生,要首選“最拿手”的科目;針對學科均衡的考生,要首選“最潛力”的科目;針對成績一般的考生,要首選“最自信”的科目;以此來選擇確定最適合自己的科目組合。
1、根據興趣愛好進行選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對某科目產生了學習興趣,我們會主動去學習。
2、根據科目的分數與排名進行選科。新高考的最終成績是由卷面成績跟考生所在省市的排名決定的。所以要考慮怎么選擇才會使高考分數更加高。
3、根據大學跟專業進行選科。很多大學的專業對高中所選科目有要求,比如醫學專業需要學生物,考古專業需要學歷史。不同的大學,同樣的專業,科目要求也可能不同。
學生在選擇的時候要結合以上幾點,可以與父母老師等進行討論,最終加以思考選擇自己適合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