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投是指考生檔案仍在資料庫尚未投出或已投出而被學校退檔。如是已投出而被學校退檔,考生可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自由可投是指考生檔案仍在資料庫尚未投出或已投出而被學校退檔。如是已投出而被學校退檔,考生可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通常來說,考生在查詢個人電子檔案運轉狀態時,錄取狀態很有可能會顯示“自由可投”,且一般代表著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時間未到,考生的錄取工作還未開始,這時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第二種情況:
相應批次錄取工作已經結束,考生“滑檔”,電子檔案一直未投進過院校之中。
第三種情況:
相應批次錄取工作已經結束,考生被“退檔”,電子檔案投進了某所院校中,但因為分數低且不服從調劑、身體情況不符合學校招生規定等原因又被退出。
1、還沒有開始錄取
考生所填批次還沒有開始錄取,所以考生的檔案還沒有被投出去,這樣的話也會顯示自由可投。
這種情況下,耐心等待自己所填批次錄取即可。
2、考生的檔案被學校退檔。
如果考生的檔案被省考試院投檔,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錄取,被院校退檔的話,也會顯示自由可投。考生可以看見被院校退檔的理由,如身體受限、不服從調劑等。
3、考生志愿滑檔。
因為考試院會按照考生填寫志愿的順序,依次檢索考生填寫的志愿,如果考生所有志愿都分數過高,自身分數較低,也會導致自己的檔案沒有被投檔。
想要區分到底屬于哪種情況的話,就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各批次錄取時間來判斷。如果自己所填報的批次已經開始投檔錄取,但是自己的檔案還是自由可投的狀態,可說明退檔和滑檔的可能性比較大。
滑檔考生和退檔考生的區別在于,退檔考生能看見退檔理由,但是滑檔考生沒有。
但是因為考試院投檔是按照高考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投檔,所以這一批次中分數不太高的同學,可能在本批次投檔錄取的第一天,依然會顯示自由可投的的狀態。
這時可以等到本批次投檔錄取的最后時間段再查看,如果此時依然是自由可投的狀態,那應該就是被退檔或者滑檔。
在確定自己是退檔或滑檔后,就應該及時關注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中也會顯示各種狀態,所代表的含義跟集中錄取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