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高考落榜是可以上大學的。落榜通常是沒有考取到本科學校,但是有些是指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前者可以仔細審視自己,想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確定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與大學;后者可以選擇復讀或者選擇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學校。
高考落榜要時刻關注征集志愿,還有上大學的一線生機。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的計劃。落榜考生可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征集志愿相當于第二志愿,即當所有上線考生的平行志愿錄完后,還有一部分學校有志愿缺額,或部分學校向考生所在省份投放機動計劃,則這些計劃實行網上征集志愿。
如果高考考生未能被所報平行志愿錄取,則可以申請進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亦按分數由高到低進行錄取。
如果高考落榜生是本科大學落榜,那么還可以報考專科,專科也有很多好專業,高考的最終分數如果沒有達到當地最低錄取分數線的落榜生或由于志愿填報失誤導致沒有被任何大學錄取的落榜生,除了本科的大學以外,也能選擇很多合適的大專學校。
高考成績不理想,沒有考上理想大學的同學可以選擇再復讀一年重新參加高考。但是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適合復讀,有的考生復讀一年效果較好,能夠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考上心儀的大學,但是對有的考生來說復讀一年實際作用不大。是否有復讀要因人而異。
高考落榜生需要明白:讀書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上大學。讀書極大的意義在于學會思考的方式,學會如何處理事情,所以沒有考上大學,并不意味著你的寒窗苦讀白費了。讀完高中其實就是一種成長。
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并不是單看學歷有多高,而是要看其能為社會做什么,能否實現自我價值。想成為人才就需要認知能力、操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三者的綜合發展,而這些能力其實在社會中都可以獲得,尤其是操作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更容易在社會中得到發展與提高。
高中畢業后,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知識,千萬不要認為高中畢業就是個“沒文化”的人。其實,我們高中畢業時的知識量,已經足夠讓我們在某個領域去很好地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