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生需要冷靜、平和的心態面對落榜后的選擇。上帝為你關了高考這個門,就會為你打開另外幾個扇窗!這樣他們會發現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選擇的。然而高考落榜并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還有很多其它路可以走,當這一條走不通的時候,不如換一條試試,因此絕不能氣餒。高三畢業生面對落榜大致有五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復讀
如果你是平時成績好發揮失常的話,建議還是復讀一年,平時成績不好的也可以通過復讀一年來提高,但有一定風險,如果第二年仍然考不好,就等于又白白浪費一年。復讀是絕大部分落榜生的選擇。在此祝愿2021年的復讀生們都能如愿所長,明年可以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
第二種選擇:打工
成績不好,又不想讀書的同學,可以選擇去打工。早點進入社會,早點鍛煉自己。但不建議這么做。21世紀是知識型社會,沒有學歷這塊求職敲門磚,長遠發展一定會受阻。所以建議考慮第三種選擇。
第三種選擇:參加成人教育
想早點步入社會,但又不甘心就這么算了的同學,可以參加河南成人高考成人教育。高三畢業生完全符合參加的條件,可以一邊打工一邊上大學,先升專科再升本科。這樣既能磨礪自己,也能得到大學本科文憑。
第四種選擇:留學
留學是最貴的投資,留學最大的誤區就是“拿洋文憑換高薪工作”。其實,隨著“海歸”越來越多,“洋文憑”也不一定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主要的還是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且自外國,會出現不適應,對生活自理能力、應變能力、社交能力更都有很高的要求。
第五種選擇:職業培訓
職業培訓大多屬于非學歷教育,學員只能獲得專業技能,沒有學歷證書,不利于以后報考本科、公務員等。并且各個職業培訓機構資質不等,培訓質量也參差不齊,建議學生選擇國家批準開辦、口碑好的職業培訓機構。
第一、志愿填報勿扎堆
由于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必須等到所有考生志愿填報后才能確定,因此考生要想知道他所報考的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只能等到高校招生投檔的當天才能知曉。因此,對于自己填報的大學究竟多少人報考,提檔線分別是多少,考生難以把握。由于知己不知彼,也造成了考后知分填報志愿更容易出現志愿扎堆的現象。
針對以上情況,考生在知分報志愿時,應面向全國高校,不能只盯著大城市、家門口的院校和熱門專業。
第二、減少志愿填報“撞車”
一是考生應量體裁衣,根據自己高考成績(或平時成績、模擬成績)的位次,對照往年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情況、位次情況;
二是注意填報時留有余地;注意體檢結果,避開限報專業;
三是特別注意有的學校招生“大小年”現象,詳細分析近年錄取資料;
四是注意預報志愿后,考區、中學反饋的信息,如果出現扎堆現象,需要調整所報志愿。
第三、確保準確性
在知分、知線、知位的情況下,考生容易片面地將自己的分數與去年學校的最低分數進行比對。專家指出,考生在知分報志愿時,要盡量在“準確”上下工夫。
考生要了解近三年高招信息,掌握各所高校在本省近三年的提檔線、錄取比例、地區的位置,以及自己在全省的排名、位次等信息,并將自己的分數進行比照。
從歷年的錄取結果來看,第一志愿是決定考生能否錄取的關鍵,因此考生在填報第一志愿時,要盡量使志愿與自己的位置相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