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學生A平常在高三模擬考試成績在500分以上,第一次高三模擬考試只考480分,通過分析試卷,逐步認識到各科的薄弱點,在第二輪復習時加強薄弱點的攻破,并且每天保持兩套試卷的做題量,但在模擬考試,成績依然沒有突破520分,同學A依然相信自己成績能提高,通過分析自己各科成績情況調整學習側重點,定期溫習錯題本,加強專題訓練,并和同學、老師溝通學習方法。
最后高考成績578分,比模擬成績提高了60分左右,如愿考上心儀大學!
總結:高三學習,不急不躁,循環漸進,保持信心最為重要!
案例二:
學生B在班里成績非常優秀,學習非常刻苦,每次模擬成績從未低過640分,是老師眼中的“紅人”,老師在班里直言不諱的說:“某某同學,只要高考正常發揮,上所211高校不成問題”。
可高考最終成績只考517分,成為了落榜生,最后選擇了復讀!
總結:模擬考試與高考考試氛圍不一樣,平常模擬環境很輕松,高考環境很壓抑,高三學子要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
1.全面夯實基礎,理科科目是突破關鍵
掌握基礎在學習中至關重要。
一些學生認為簡單題不能展示自己的實力,也拉不開差距,所以不注重基礎,只想著鉆研難題,掙那些其他人很難拿到的分。
這種想法完全錯誤,打不好地基,其他都是空中樓閣。所以,最應該做的是扎實掌握基礎,將基礎知識都吃透,拿下那些能力之內的分數。
作為一個理科生,英語和語文相比文科生一般沒有什么優勢,要想突破,最可靠的方法是從4門理科入手。
比起英語語文兩門語言學科,理科科目短時間內更容易提分,也因為專業性所在,理科生之間更容易在這些科目上拉開差距。
所以,一定要全面夯實基礎,將基礎知識吃透,重視理科,并著重從理科科目上面提分。
2.務必養成良好解題習慣
有些學生解題的時候抱著解一道算一道的心態,將重點放在解題數量上,認為自己做的題越多越好,從來不去重視解題習慣。
殊不知,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才是做題的最終目的。沒有良好的解題習慣,一味地打題海戰只能“費力不討好”。
解一道題就要達到相應的效果。所以,解題的時候首先要認真分析題目,多讀幾遍,找出所考察的內容,羅列出相關知識點,從中選擇需要用的。
做過了一定數量的題之后,就要將這些題進行歸類,將所考知識點相同的題目歸納在一起,加深對此知識點的記憶。
有的學生嫌平時一步步做題太浪費時間,于是對步驟進行大幅度縮減,這是錯誤的。尤其理科,按過程給分,如果只有答案,一分都拿不到,就算真的不會,寫出常規步驟也會有分數。
3.勤加練習高考真題
高考模板短時間不會有太大變化,所考內容也不會有太大出入,所以,高考真題對于高三學子來說可謂一劑良藥。
有的學生病急亂投醫,聽信所謂“專家”的話,到處找“名師”押的高考題,并且自認為拿到了高考通關的鑰匙。
其實,真正的“葵花寶典”就在身邊,靜下心來做一套高考真題,真的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