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志愿
1、智能志愿分析
考生們只需要輸入分數,即可鎖定能上的學校,能上的學校會按照“沖穩保”的順序排列,考生們可篩選批次、地區、學校級別以及學校類型等。比如四川一理科考生,2022年高考成績為528分,那么528分能上的學校有哪些呢?通過聚志愿APP查詢的數據得知,該考生能上的大學一共有76所,包含江西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查詢結果如下圖所示。
2、測學校的錄取概率
在能上的學校頁面,如上圖所示,考生們可以看到被每一所學校錄取的概率,比如同樣是四川理科528的考生,根據聚志愿APP查詢的結果得知:該考生被江西理工大學錄取的概率為23%,屬于“博一博”的概率,江西理工大學2021年的錄取最低分為534分,位次為70153名;再比如考生被湖南理工學院錄取的概率為28%,這些數據都是來自各省教育考試院,因此是準確無誤的,考生們可以放心參考。
3、院校大全
所有在高考招生的正規院校,聚志愿APP都會有學校簡介、男女比例,以及往年錄取平均分、位次以及招生專業的介紹,考生們可以詳細了解。同時使用聚志愿APP,還能自動篩選野雞大學,避免考生們落入不正規大學的圈套。
4、專業大全
不管是本科、專科專業,聚志愿APP均支持查看簡介,以及開設該專業的院校、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就業率等都會有詳細的介紹,可以給各位考生提供最詳細、最全面的幫助。
除此之外,聚志愿APP還為大家提供按分數選專業,比如“500分能上什么學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醫學專業)呢”,考生們通過聚志愿APP首頁的“按分數選專業”功能即可實現。
“互聯網+”時代下,大數據與不少行業都“擦出火花”。填報高考志愿時,除了翻書等“土辦法”,借助大數據的各類咨詢服務,為廣大考生和家長開啟了更多的選擇途徑。對待此類新生事物,有人一無所知,有人勇于嘗鮮,有人受挫吐槽,也有人冷靜反思。
有教育專家指出,對往年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具有一定的價值。但目前高考志愿填報輔導行業還不是特別規范,也有虛假宣傳的情況存在,考生和家長需要對高考錄取的規則、志愿填報的常識有所了解。
他提醒消費者,專家可以告訴家長和考生的,只是根據往年錄取分數和平行志愿錄取規則,如何組合填報志愿會有更高的錄取幾率。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實力和興趣進行選擇,數據、專家認為好的,不一定是適合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