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考對象一般分兩類:
第一類是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
第二類是在五大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的考生,五大競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大學科競賽。
2.兩類考生入圍標準與錄取規則不同。
入圍規則:
第一類考生,按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數的幾倍(各校有不同),依據高考成績(不含政策加分)擇優確定入圍學校綜合素質測試名單。
第二類考生,可破格入圍綜合素質測試。對于破格入圍考生,有學校將根據其學科特長單獨進行考核。
錄取規則:
第一類考生,按照綜合成績(高考成績x85%+學校考核成績×15%)擇優確定預錄取名單。
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或者達到生源省份高考一段分數線。
3.分省份招生。
分省計劃有所不同。入圍和校測也是本省考生之間的較量。
4.只能報考一所高校。
一般學校會在簡章中明確: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5.綜合素質測試一般包括學校考核和體育測試。
學校考核一般采用筆試+面試的形式,主要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興趣志向、科研潛質、科學精神及相關學科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體育測試的項目由學校確定,學校會在簡章中明確規定:不達標者不予錄取。
6.校考前須確認并簽訂承諾書。
2021年各高校新增了考生確認環節,確認時間基本在6月12-20日之間,預計2022年會延續。
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確認,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確認的視為自動放棄校考資格。
7.高考后進行校測。
考生和家長比較關心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布后進行。這樣考生可以集中精力備戰高考,之后再一股氣完成強基校考。
8.不允許轉專業。
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原則上不得轉到強基計劃招生專業范圍之外的專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