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省份:陜西、甘肅、寧夏、青海、云南、廣西。
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3”模式
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 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高分)。
高考總分750分:語數外均150分,選課科目均100分。
不分文理,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在大學繼續發揮綜合優勢。它也為大學階段的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也為未來的就業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但同時,也會導致高考分數無人愿意選擇的情況,比如物理,這是綜合評價中的一個難點科目!
也就是從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啟動,2022年的高考開始執行!
新老高考在學習與考試模式方面全然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種變化:
1.考試科目組合多,偏科生的“春天”來了
新高考語數外必考科目不變,物化生政史地取消固定搭配,以“3+3”或“3+1+2”模式出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前者有20種組合方式,后者有12種。
“3+3”模式即在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之外,考生可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任選3科考試。(浙江還包括技術,7選3);
“3+1+2”,“3”為語文、數學、外語,“1”是物理或歷史任選其一,另外2門選考科目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選兩門。
此外,在高考時間上,由于選考科目的加入,新高考時間延長,如實施“3+1+2”模式的新8省,高考時間均增加至3天及以上。
2.交白卷也能拿分數,語數外的地位更加突出
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高考總分都是由必選科目卷面分+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構成。
等級賦分即將學生原始的卷面分數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分出若干等級,再把等級轉化為具體的分數。
也就是說,你的選考科目成績主要取決于自己的排名情況,即使你交了白卷,排在最后一名,但依舊能拿到“起點分”。
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總成績的科目,從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區間壓縮到幾十至一百分的賦分區間,整體成績的區分度實際上降低了。若想要拉開差距,重點仍在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的語文、數學、外語(“3+1+2”模式還有物理/歷史)上。
3.大學專業受選科限制,可選擇范圍變小
老高考時,大學錄取專業主要分為三類:文科、理科、文理科兼報專業。
到了新高考,每個高校的每個專業劃定選考科目要求,符合要求才能報考。在志愿填報系統里,你能看見的就只是符合限科要求的專業,不區分學校層次。
4.志愿填報個數增多,難度加大
新高考模式下的志愿設置無論是采用“院校+專業組”或“專業(類)+院校”,填報個數都遠遠超過了老高考。
在批次線劃分上,“3+3”模式跟老高考采取的原理差不多,而“3+1+2”模式則是按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制定計劃和劃定分數線。再加上新高考志愿單位精準到專業(組)上,往年的錄取數據參考方式需要做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