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是基礎科學,基礎科學原創成果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水平,因此,理科是中國科學的生命。理科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天文學、大氣科學、電子信息科學和環境科學等。理科培養目標是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就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情況來看,大學本科生教育階段打好基礎是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的共識。
工科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典型學科有土木建筑、公路橋梁、機械、水利、電工、汽車、電子與信息、熱能核能、材料、儀器儀表、環境工程、化工與制藥、航空航天等。工科培養目標是在相關生產和技術領域從事設計、制造、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理科和工科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地位是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學科的特點,理科專業的數量和培養學生的數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專業的學生在研究生階段轉入工科學習,由于有堅實的理科做基礎,畢業生更是受到社會的認可。
理科與工科的聯系
單純地將工程技術的發展與理科研究割裂開來,其實是忽視了理科研究成果對工程技術發展的巨大推進作用。事實上,理科研究的每一突破,都會對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并且在現代科技領域,“理”和“工”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著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北京科協的一次報告中把基礎學科、高科技和高科技產業生動的比喻為水、魚和魚市場。一個國家沒有基礎學科,就沒有高科技和高科技產業。就如沒有水,就沒有魚和魚市場一樣。
誤區解讀:理科不等于純粹理論
有的人將理科與純粹理論混為一談,據此貶低理科的作用和影響。事實上,理科的研究內容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基礎理論研究,二是應用基礎理論研究(有一定的應用前景,或為應用打基礎),三是應用研究。純粹理論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很多人看來數學似乎是純理論學科,一提起數學,就聯想到陳景潤所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實,這僅僅是數學研究很小的一個方面。
總體而言,理科是偏理論性的一門學科,而工科主要應用到實際操作方面。理科偏向研究,探索我們所在世界的未知秘密,也就是自然科學。工科偏向于設計、發明、工藝改進和創造,屬于實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