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省招辦定于3月26日12:00至29日12:00開展模擬演練網上填報志愿。你準備好了么?
首屆新高考家長采用“院校專業組”的錄取方式,一所院校將拆分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就是一個獨立的志愿,也就是說,一所大學的投檔分數線就有幾十條。
有家長提出疑問:“今年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各大學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是否仍有參考價值?”
廣東考試請來了有多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經驗,暨南大學研究員,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原暨大招辦主任)的黃躍雄老師提出幾點填報建議,供首屆高三家長參考:
把握兩種志愿填報思維:
1.以院校的志愿填報思維。
在同一個院校中,可以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專業組來填報,比較適用“選大學好過選專業”的考生。
2.以專業的志愿填報思維。
對于學習興趣型的考生,早就立下了專業志愿的這部分人非常實用。考生確定專業后,可以以專業評估結果為主要依據,適當參考學校的綜合實力和地理位置依次展開。
舉個例子:考生喜歡讀臨床醫學,可以參照下列的全國臨床醫學專業的第四次學科評估結果依次選擇學校。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2 10335 浙江大學 A+
3 10023 北京協和醫學院 A
4 10246 復旦大學 A
5 10001 北京大學 A-
6 10025 首都醫科大學 A-
7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8 10533 中南大學 A-
9 10558 中山大學 A-
10 10610 四川大學 A-
溫馨提示:
根據多年來的改革經驗,改革初期幾年,錄取數據通常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甚至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錄取分數線存在沖頂漏底的可能。所以,往年數據有參考價值,但又不能完全按照往年數據:
(1)熱門專業將會更熱,要謹慎對待。
任何大學都有自己優勢的專業,或者熱門專業,這些優勢和熱門專業可能會繼續受到考生的追捧,分數線沖破原來的“頂”,形成熱者更熱的景象。
(2)冷門專業可能更冷,考生可考慮撿漏。
每間大學也都有弱勢的專業,或者冷門專業,這些專業組在沒有院校托底(專業裸奔)的新錄取方式下,存在漏底的可能,即穿透歷史分數底線,創下新低。對考生來說,了解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合理地安排志愿,則存在撿漏的可能。
關于填志愿表,專家有三個建議供參考:
1.沖多一些的方法。
例如今年的45個志愿中,可以以第30個志愿作為中心點,前30個志愿都設計成沖的志愿,每個志愿之間有2-10分的分差。當然,穩妥或者說均衡的志愿仍以志愿的中心即第23個志愿展開,向上向下依次展開,同樣志愿間有2-10分左右的分差。
2.保守一點的方法。
保守一點的志愿填報則以第15個志愿為中心點依次展開,保的志愿多一些。
3.建議服從調劑。
由于今年取消了高優線,高分考生如果不服從調劑,不像往年還有第二次機會,一旦滑檔只有等補錄甚至大專了,所以無論哪一種方式或者思維填報志愿,都建議考生填報服從調劑。原來一直建議考生找專業志愿中,把1-2個志愿設計成沖的專業志愿,3-5設計成的穩的志愿,把6志愿設置成保底的專業和規避不喜歡專業的意見,仍然適用。只不過今年按照院校專業志愿組投檔,考生錄取專業的不滿意率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