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臨近,在參加完高考以后整個高考才進行了一半。剩下一半就是堪稱小高考的“高考志愿填報”。從將高考 志愿 填報叫做“小高考”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填報志愿之前我們要對相關填報規則都要搞清楚,這樣才不至于盲目填報導致出現失誤。我們如何才能成功規避高考志愿填報的 誤區 ,首先就是要對相關錄取規則進行了解,在了解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以下幾個高考志愿填報誤區。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一般會分為六次錄取,即:提前批次(零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五批次。
1、其中,提前批次(零批次):
提前批志愿考生可以可以填報4-6個大學,每個大學可以選擇一個專業或者2個專業,這個要看當年的省招生考試院發布的志愿說明,大部分省份實行平行志愿填報。
一般是軍隊院校以及一些免費師范類院校等其他特殊院校。關于志愿填報的的內容很多,今天首先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提前批的認識誤區。
提起批的幾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不報白不報的心態”。
這個可能是很多人的一個誤區,覺得反正提前批是在第一批次錄取之前進行,錄取不上還可以進行一批次錄取,然后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本著不錯過任何志愿填報的機會,然后理所應當將提前批視作一個“不報白不報”好機會。這個認識其實錯的就比較離譜了。
我們要是在報考前沒有考慮清楚或者真的抱著“不報白不報”的心態去填報了以后,
要是沒被錄取還好,要是錄取了多半會后悔,有這么一個提前批填報失敗的例子給大家看看,僅供參考。
高考有一位考生分數超過一本線154分,完全可以讀復旦、上海交通大學這些好大學,但是他在沒有考慮充分的情況下,在提前批中盲目填報香港城市大學,結果被錄取,失去后續批次的錄取機會。同時,由于學費生活費高昂,經濟壓力很大,家庭矛盾不斷,本來高考成績優秀只因志愿填報的失誤,還影響了家庭和睦。
所以說,提前批志愿填報絕對不能抱著“不報白不報的”心態。
誤區二:提前批肯定比一本、二本好。
很多考生和家長認為,提前批既然在第一批次前面填報,那么肯定不比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院校差,索性填報,肯定不會虧。在很多人的認識中,如果提前批次沒有被錄取,還是可以參加一本、二本的錄取。所以填報提前批志愿確實有點“不填白不填”的味道。
2、其實,提前批的學校不見得真的比一本、二本學校好,雖然有貨真價實的優質高校,但是,也有一些名字高大上,實力一般的院校。所以提前批蘊藏著各種機會,也隱藏著各種陷阱和風險。請考生與家長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是說提前批的學校就一定要比一本、二本好,其實有些只是專業需要而已。跟學校好壞無關。
高考填報志愿的“禁忌”,考生和家長都應該了解
高考志愿的填報,這是非常嚴峻且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工作,每年都會有學生因為 志愿 報考的失誤造成滑檔,而且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如果因為填報志愿失誤耽誤了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今天筆者就要給大家多多囑咐幾句,高考報志愿的“禁忌”,千萬不要吃這些虧!
3、不要高考以后再為報志愿做準備
很多考生因為高考的緊張所以在高考之前都不會為志愿報考做準備,也不知道與自己成績匹配的目標院校到底是哪幾所,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專業,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對的,高考過后沒有太長的時間讓你為之準備,因為有很多學校里的事情要忙,所以在高三時期還是要對自己的成績和一些大學院校有相關了解,或者可以讓家長提早為自己做做功課,不至于高考成績出來以后再報志愿那樣手忙腳亂。
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
因為是第一次高考,所以很多人都沒有經驗,對于報志愿更是一頭霧水,甚至很多家長花大價錢請專家來報考志愿,然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沒有經驗就“亂投醫”,人家說哪所學校好就報哪所院校,人家說哪個專業好就報哪個專業,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自身情況和興趣愛好等等,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會造成日后的懊悔,所以報志愿切忌盲目跟從他人,要自己為自己以后的人生負責!
切忌沖動冒險
在報志愿的時候很多人會抱有“僥幸心理”,但凡要是報考的人數少,就把我錄取了呢?很多人因為這種心理就報考那些遠遠高于自己分數的高校或者說5個志愿就報考一兩個,最后導致滑檔。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也從來不會有免費的午餐可吃,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別拿自己的未來開玩笑,志愿報考只有5個機會,既不能浪費也不能輕視,要穩穩的填上自己與家人認真考慮之后的答案。不能“越俎代庖”
好啦,報志愿的禁忌就是以上這些,如果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補充,比如說自己當年報志愿吃了哪方面的虧,亦或者是因為采取了哪些措施使自己的分數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總之還是那句話,?忌軌驂粝氤烧,高考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