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前批志愿錄取順序
(1)保送生主要包括清華北大錄取的五大競賽學生和一些高校招收的外語類學生。保送生人數相當少,主要是外語類學生,錄取時間在當年的4月30日前完成。
(2)高職提前批錄取,大約在五月完成,普高生可以提前參加考試并被錄取。如果錄取了就不能再參加后面的考試和錄取了。
(3)高水平名校包括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中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浙大的三位一體。
這些學校因為是三位一體,高考分數并不是錄取的唯一依據,總體而言錄取分數比所報考高校統招錄取分數要低得多。從高考分數來看,錄取分數清華北大最高,其次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上交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7屆浙大的三位一體因為高考分數比重大,所以高考分數普遍比較高,除去中外合作專業外,大多數專業要接近甚至超過660分,普遍高于高考第一批錄取的最低投檔線。18屆因為上屆的教訓,很多人放棄填報了,所以通過三一進入浙大的考生的分數相對低了。歷年的三位一體招生中,復旦有630、640多分錄取的個例。
(5)特殊類型招生。主要包括985、211及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包括農村專項)、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
這類學校也是實行傳統志愿,與第一段同時填報,并同時在陽光教育網平臺上填報相關的志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生通過了多個學校的初審,但在正式填報時只能選擇一個。
報考這些志愿必須仔細閱讀招生簡章,都必須提前報名,報名時間大概在三、四月份甚至更早,比如高水平運動隊和高水平藝術團報名都很早的,另外必須參加相關學校的測試,而且錄取時間上是沖突的,考生填志愿時一般只能選擇一個學校填報志愿。自主招生錄取分數有較大的優惠,但錄取人數少,而且要有競賽或者各方面的特長,能夠考上的機會并不大。農村專項是針對教育落后的29個縣市區的,如果是這些地區的考生可以一試。
特殊類型招生,按有關政策規定,根據招生院校確定的相應錄取標準投檔,其最低文化要求原則上不得低于普通類第一段分數線。高水平運動隊投檔在普通類第一段專業平行志愿投檔之前進行,文化成績原則上要求不得低于普通類第二段分數線的65%。
(6)地方專項計劃。省內有不少高校招收29個相對教育偏弱的縣市區的考生,可以填寫30個平行志愿。
(7)上海紐約大學。必須提前參加這所學校的測試,具體錄取分數不詳,招生簡章里要求必須在一段線以上才行。
(8)飛行員單獨提前報名和測試,不用填報。其他香港澳門臺灣的大學和其他國家高校通過其他途徑報名。
(二)提前批志愿大都是傳統志愿,傳統志愿是志愿優先
所以要想去哪一所學校,盡量把這所學校填在第一志愿。省內三位一體招生更是要求填第一志愿。在填志愿時,一定要估計好自己的分數能上什么學校。比如東北師大的免費師范生最低線是630分,陜西師范大學最低線是628分,如果一考生分數是629,把東北師大填了第一志愿,陜西師范大學填了第二志愿,那么這個考生就難被陜西師范大學錄取了。當然也不是說所有高校都只招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招不足的情況下部分院校也會招第二志愿的考生,比如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軍警院校等,具體可以看相關學校的招生簡章。
在填具體專業時,很多學校是實行“分數優先,平行志愿”的原則擇優錄取,專業間不設級差分,也就是說分數高的考生先進行投檔。但也有部分學校專業間設級差分,如東北師范大學等。
當考生綜合成績無法滿足其所填報的專業志愿時,如果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學校根據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調劑到招生計劃未滿專業(被調劑考生的選考科目須符合未滿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如仍不足,則從投檔基準線下考生中從高分到低分逐一擇優錄取到未滿專業,直至滿額。
當然也要注意,也有些學校但不一定是分數優先,也有可能是志愿優先,具體就要以招生簡章為準。
(三)在填報提前批高校時,如果參加了七所高水平名校筆試面試的話,被錄取了就不能放棄。
如前所述,筆試面試的時間在高考結束后一周左右,如果覺得自己發揮很好,可以不去參加這些學校筆試或面試,則不會被這類學校錄取。
省內三一、自主招生和其他提前批院校,就算提前參加了這類學校的測試,也是可以放棄的。只要在6月26日、27日填報提前批志愿時不填報那些志愿即可,并不影響普通批高校和提前批其他高校的錄取。如果在26日、27日那兩天填報了提前批志愿并被錄取,則不再參加后面的投檔錄取,不可能再被后面的學校錄取。如果填報了自主招生的志愿又放棄錄取的,比如打電話到省考試院要求不投檔,則自動掉到第二段才能重新填報志愿。
(四)提前批填報志愿時,二段三段的考生也一起填的,千萬不要以為到第二段、第三段填志愿時才填二段、三段的提前批。當然填報時要看仔細,有不少學校要求是一段線以上的才能填報。另外,提前批如果沒有被錄取并不影響普通批的錄取。
(五)提前批一定要做好對自己的估分和要去高校和專業的估分,否則會出現高分低就的情況。不過提前批高校的錄取分數需要考生通過各種渠道去打聽,很多高校都不公布。
(六)填了高水平名校的三一會被提前鎖定,錄取時是按事先確定的錄取順序進行錄取的。在這種情況下,也存在高分低就的情況。比如17屆有一個693分的考生,清華是第一志愿,浙大是第二志愿。結果清華分數線不到,被浙大教育學錄取了。
16屆有一個全省排名前十名的文科生被復旦大學通過三位一體錄取了。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對自己的高考分數進行估分,同時又要對相關大學的高考錄取分進行預估。比如估分700分的考生,那完全可以輕松進浙大了,也可以進清華和北大和其他名校了。而三一只有浙大和復旦通過了初審,這時候就可以放棄浙大和復旦的三一的筆試和面試了。
(七)、注意“填報”、“入圍”和“錄取”的區別。
“入圍”是指報名參加一所學校的測試后,符合條件,如果其他條件符合,就有可能被錄取,但不等于錄取,除了高水平名校外可以放棄不去的。
“填報”是指一段生包括提前批、二段生、三段生及高水平名校填寫志愿時,填報了想去學校和專業,如果沒有填報也不可能被錄取。
“錄取”是指檔案就相關學校提走,不再參加后面的投檔,不可能再被其他學校錄取了。七所名校還有預錄取,如果沒有被其他學校錄取,就肯定就去那些學校的基本一所了。
因為招生政策每年都在改變,各位家長和考生參考時務必多看看各校的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