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志愿填報數量在不同地區是不同的,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新高考可填志愿個數為112、96、80個。具體以各地實際情況為準。
傳統高考填報志愿一般可以填報四個或六個目標院校。不同省市高考填報志愿數量不同,一般只有四個或六個兩種情況,且都為平行志愿,但專業只能按照志愿順位,最多填報六個。
新高考可填志愿個數為112、96、80個。在新高考地區,不同省份地區可填報的學校和專業數量是不同的。比如天津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5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欄中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北京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愿,設置30個志愿。上海本科普通批次設置24個平行志愿。具體以當年官方公告為準。
高考志愿填報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
高考考生不論有目標院校和專業,都是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填報志愿,畢竟填寫了目標院校和專業后,自己的分數和身體等各種其他條件不符合就會出現被滑檔或者退檔的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要拉開梯度,做到有沖有穩有保
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的錄取情況,在前面填略高于自己分數段的學校,中間填與自己分數段匹配的學校,后面填比自己高考分數段略低的學校。因為錄取是從高分到低分,從高考第一志愿到最后一個志愿依次檢測的,這樣就能夠保證前面有沖的學校,如果今年分數略微降低的話,就有機會錄取。
1、以高考總成績定位院校
一般高考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高考的總分數考生肯定都已經查看過了,因此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總成績進行院校填報,這樣就能夠直接避免錯誤等各種事項存在,以此耽誤了自己的志愿填報的準確性質。
2、運用好“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
考生一般在指定的批次填報中可以選擇幾個院校的志愿,一般情況下也會根據分數和遵循志愿的方式進行投檔,因此很多考生都會覺得沒有太大的風險性質,但其實還是有著一定的差別,因此還是要合理的運用好“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口訣技巧;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滑檔等各種情況出現。
3、以專業作為參考因素
畢竟專業的選擇是可以直接關乎到考生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在者專業可以選擇根據社會的熱門程度以及未來的就業趨勢的方向,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專業一旦成為熱門對象很容易就出現競爭大,從而一定要選擇服從調劑,否則被提檔后沒有服從是會被退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