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志愿很容易被錄取。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區別在于在同一批次里,按照先后順序錄取,第一志愿優先于第二志愿投檔。在填報志愿時候,很多考生將自己最喜歡的學校,放入到第一志愿中,也是因為第一志愿被錄取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而且也更能夠優先被錄取。
第一志愿是否容易被錄取,主要取決于考生的總分排名和所填報的大學及專業的招生情況。一般來說,如果考生的總分排名在所填報大學及專業的招生計劃內,且該大學及專業的招生計劃未被填報人數所達到,那么考生就有比較大的機會被錄取到第一志愿。
但是,不同的大學和專業的招生難度可能會存在較大差異,具體情況還需要結合所處地區的招生政策、考生本身的成績水平、學科競爭力等因素來綜合分析。同樣,對于像一些熱門的名校、名專業等,申請錄取難度可能較大,即使考生成績優秀,也不能輕易地認為可以順利地被錄取到自己的第一志愿。
1、錄取順序不同
在同一批次里,按照先后順序錄取,第一志愿優先于第二志愿投檔。從招生院校的情況來看,98%以上的院校都希望錄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2、錄取幾率不同
第一志愿錄取幾率大于第二志愿。在投檔時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經完成了招生計劃的學校,一般就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才會錄取第二志愿考生。
3、錄取分數不同
一般情況下,第二志愿錄取的分數要比以第一志愿錄取的分數高。如果以第二志愿填報某大學,就必須比第一志愿填報這所大學的考生要高出30~50分。
高考第一志愿比較容易被錄取。主要取決于考生的總分排名和所填報的大學及專業的招生情況。一般來說,如果考生的總分排名在所填報大學及專業的招生計劃內,且該大學及專業的招生計劃未被填報人數所達到,那么考生就有比較大的機會被錄取到第一志愿。
1、牢記填報時間。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做好準備。
2、核查相關信息
登錄填報志愿系統時,考生應仔細查看核對自己的體檢、報名、相片、照顧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確,如有問題請及時和相關部門聯系。
3、妥善保管密碼
一般情況下,網上填報的初始密碼在更改之后,考生如果忘記了自己的初始密碼和修改后密碼可以持本人高考準考證和身份證到高考報名的縣(市、區)招辦申請恢復初始密碼。而初始密碼恢復后,考生要及時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修改初始密碼。
考生一定要保管好自己填報志愿的賬號和密碼,避免發生密碼外泄或者忘記密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