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點擊確認之后才會成功。一般在填報高考志愿后,提交并保存就是可以了,如果填好志愿后檢查信息,沒有問題后就可以點擊保存志愿了,志愿填寫完成后退出系統。把需要填報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報完畢后,點擊“查詢志愿”按鈕,可以進行查詢。
簡單的說,在你填完志愿后,點擊安全退出,然后再登錄系統,查看自己之前填報的志愿,仔細核對。如果沒有錯誤,就是填報成功了哈。
高考志愿填報成功后一般不會收到短信的。各省并沒有與短信相連的志愿填報系統,所以不會有短信提示的。顯示提交成功,說明志愿填報已經完成。重新登錄后能夠看到自己填報的志愿,說明志愿已經保存,這功能與提交是相同的。
高考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完成、檢查無誤后,一定要點擊“保存”按鈕,將填報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網報系統。在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離開計算機時,一定要選擇“安全退出”,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避免密碼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1、客觀評估自身分析待選院校投檔線水平
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是院校、專業選擇,這可能關系到未來就業方向。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主要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在考生入圍、高考分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考生各學科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前題下,才依照考生專業志愿情況進行招錄。因此,考生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與特點,擺好自己的位置,是填報志愿的依據。
2、排查志愿細節“沖穩保”合理組合方案
適用于平行志愿投檔的策略是“沖穩保”,即各個大學要按照“可以嘗試沖刺的院校、錄取比較穩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順序和層次來組合填報志愿表。
2023年高考填志愿后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填報志愿后可以在報考學校網站上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確認錄取后5-15天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各個省之間公布時間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
高考志愿投檔錄取是按照批次的先后進行的,如果是最早進行的提前批志愿,在2023年7月上旬就可以查詢到錄取結果。在提前批錄取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職專科批次會依次錄取,錄取結果會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陸續公布。
投檔后多久被錄取一般沒有固定的時間長度。跟你在相應批次的排名及高校的辦事效率有關。比如你在本二批次中排名比較先后,那你投檔時間就比較短,投檔到學校后,學校還要給你分配專業,還要檢驗你體檢數據跟學校要求有沒有沖突,學校處理好了還要把錄取數據反饋給省考院。
但在相應2023年批次征求平行志愿之前肯定能知道自己是否被錄取,因為沒有被錄取要去填征求平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