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大概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3天后開始,就是考試結束后約20天左右的時間,具體每個省份可能相差幾天。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1、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大概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3天后開始,就是考試結束后約20天左右的時間,具體每個省份可能相差幾天。
2、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報時間的,所以考生要時刻關注本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以免因為時間的原因,而耽誤志愿的報考。
3、另外,高考志愿是分批次錄取的,本科和專科的填報時間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報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后才開始進行下一個錄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時刻關注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4、從每年的志愿填報時間上來看,一般高考結束后二十天左右成績就會公布,而成績公布幾天后就會開始填報高考志愿了。去年大部分的省市的提前批和本科填報志愿時間都是從6月25號左右開始的,而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則是比較晚,可能會在7月末8月初,也可能會在7月份,主要還是要看各省市的安排。
5、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第一步:分析歷史數據:了解到自己的高考成績排名后,接下來要依據這個排名,找到近三四年同樣排名在當年所對應的分數,再用這個分數與近三四年各院校當年 投檔線 進行比對,初步估計目標院校今年的投檔線水平。對于那些預估投檔線水平高于自己分數,但跳一跳又可能夠得上的院校,稱之為“沖一沖”的院校;對于那些預估投檔線水平與自己分數大致相當的院校,稱之為“穩一穩”的院校;對于那些預估投檔線水平低于自己分數的院校,稱之為“保一保”的院校。
第二步:進一步縮小目標院校范圍要從院校辦學類別、所處地域、辦學實力和特色、辦學條件、辦學歷史、行業口碑等方面,結合自己的偏好,對以上“沖穩保墊”四個層次的目標院校進一步篩選,縮小范圍。
第三步:查看招生計劃看看你初步認定的那些院校今年在考生所在地招生的具體情況,如招生總人數是多少、有哪些專業招生、各專業招生計劃是多少、備注欄都說了些什么等等。綜合比對后,你可以在“沖穩保墊”四個層次分別圈定若干備選院校。
好的大學意味著更優的平臺和資源。選學校=選擇綜合實力+選地域
大學實力方面:C9聯盟>“985工程”>“211工程”。
地域,優先選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天津、西安、武漢、成都等一線省會城市。
第一步,看考生的高考分數、全省排名,比對三年間各大學的錄取分數段,大致確定可以填報的大學階層。主要有次位法和3/8線差法。
次位法
即根據考生全省排名,比對大學往年招生數據,估算自己在不在錄取范圍內
舉例:福建C考生,理科600分
根據次位法,該同學福建省6438名,一批次上線51271人,屬于高分段;例如某學校去年在福建省的招生名次是8000-4000名,那么這個學校應該作為備選學校之一。
3/8線差法
計算方式為:(最高錄取分數-最低錄取分數)×3/8+最低錄取分數-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例如南京大學在某省份去年的最高錄取分數是680分,最低錄取分數是600分。當年第一批次一本控制分數線是500分。那么:3/8線差=(680-600)×3/8+600-500=630-500=130
(本例子僅供參考,和實際情況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