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被退檔一般不會收到通知,需要考生自己登陸系統查詢錄取情況,但是也有特殊情況高校會在退檔之前聯系考生,與其進行溝通。
1、登陸系統查詢錄取情況,如果在錄取工作結束之后,查詢結果一直都是顯示自由可投或者是預退檔的話,那么就意味著考生被退檔了。
2、根據投檔線來判斷,檢查自己的高考分數是否在所報考院校的投檔線之上,更準確地說檢查排名號是否在投檔線名次上,如果在并且服從了調劑的話,那么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被提檔高校退檔的。
3、考生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被退檔還可以打電話給相應大學的招生辦公室,詢問自己是否被退檔。
一是高校的分專業錄取原則。目前高校進行分專業錄取有“志愿優先”、“分數優先”、“分數級差”三種模式,不同模式下考生進檔后排序不同,因此并不是以一概全,只要上線就能錄取。
二是有些考生通過加分進檔,但高校在分專業錄取時按裸分進行。某考生高考裸分為550分,有10分的鼓勵性加分,所填報院校調檔線為558分,在進檔時承認加分,但分專業錄取時不承認加分,那么此考生就可能被退檔。
三是考生未能達到專業錄取的其他要求。如體檢要求、單科成績要求、語種要求、男女生比例等。
“政治”因素退檔
具體原因:1.政審不合格;2.外省籍考生;3.被高校錄取后無故不去報到者; 4.高中階段受過行政處分;5.高中階段受過行政拘留;6.有吸毒行為;7.有盜竊行為;8.有斗毆行為;9.其他違紀行為。建議:考生要自尊自重,遵紀守法,遇事要冷靜,千萬不要在高考前做出使自己后悔終生的事情。若已經存在上述情況,也要 “實話實說”,切不可抱著僥幸心理蒙混過關。須知除了高考錄取時會嚴格審核考生檔案外,入學后還會進行復審。
“分數”因素退檔,具體原因:1.總分不上線;2.總分偏低;3.語文分偏低;4.數學分偏低;5.外語分偏低;6.物理分偏低;7.化學分偏低;8.歷史分偏低;9.口語分偏低;10.聽力分偏低;11.體育分偏低;12.藝術分偏低;13政治分偏低;14.體育不達標。
上述14種原因實際上又可劃分為2類, “總分不上線”、“總分偏低”屬一類。建議:仔細閱讀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尤其是對部分專業的特殊錄取要求,做到揚長避短,趨利避害。
生源已滿,具體原因:1、專業已錄滿;2、城市、縣市生源已錄滿;3、漢族已錄滿;4、本校已錄滿。“專業已錄滿”是指考生所填報的所有專業都未被錄取。原因可能是考生的總分偏低、單科成績偏低、專業不服從或是總分相對于所報專業偏低等。
有些高校出于體現對所在省份的支持和對一些貧困地區的扶持,會定向對一些城市和地區安排部分招生計劃,并往往輔之以相應的優惠政策。當滿足這種定向生源基本條件且報考的考生數超過計劃數時,肯定就會出現因“城市、縣市生源錄滿而退檔”的情況。
建議:為最大可能地提高錄取概率,填報志愿時應對院校的所有專業服從調劑。對于那些分數相對較低的考生第一、二專業志愿一定要選擇錄取把握大一點的,切不可盲目追捧熱門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