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檔,高校招生行為。調閱考生檔案,對考生資格和體檢檔案進行審核,然后確定錄取分數線。調閱檔案,特指招生工作中把考分達到一定標準的考生的檔案調出來,以備查閱后決定是否錄取,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確定具體調檔比例。
當考生的招投總分(高考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達到某科類某批次錄取控制線以后,省市區招辦依據考生的招投總分向各招生院校按一定的比例投檔,而此過程則稱之為調檔或提檔,依據的的也是考生的招投總分。
高考報考志愿,電子提檔是指所報考的院校,按照你的分數排名調檔,考生檔案已提交給招生院校,如果沒達到投檔線,那么你的電子檔案,院校是不能提取的;所以,電子檔案提檔,表明,你的檔案已經投給招生院校審核,如果沒有色盲、色弱等于與招生院校錄取考生有說明,不能閱檔的之外,那么就意味著你被招生院校錄取了。
高考提檔線,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檔比例提取考生檔案的最低分數線,與學校最終的錄取線并不完全相符。即使考生的成績達到了提檔線,也未必一定能夠被取,如果學校未完成招生計劃則有可能降低提檔線錄取。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報表上,只報了1所或者2所學校。我國的現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會影響后一批次的錄取,院校錄取到哪個批次就依據哪個批次所填報的志愿。提前批次錄取的最大好處是增加了一次錄取機會,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專業的選擇范圍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點院校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