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工學專業的基本特征中,工學專業受經濟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較大,同時工學專業體系也非常龐大、復雜。因此,對于工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來說,工學專業畢業生在市場上具有強勁的競爭力,體現在就業率、就業收入和學科預警三個指標上。通過麥可思的調查,工學就業率持續多年排在各學科首位。就業收入,工學專業的畢業生也穩居第一。從專業預警的角度看,被紅牌警告的專業多數出現在藝術類的動畫、文科的法學和理科的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等。多數工科門類下的專業人才是供需適當的,從地質、海洋,到石油、采礦等專業,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從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國家大政方針也會對志愿填報產生影響。物流產業和物流網企業的強勁發展必然意味著物流相關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的增加。房地產產業的由盛轉衰,也有可能影響到建筑學和材料科學等專業的畢業前景。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環保政策力度加大、環保企業的加速發展,意味著環保類專業和新能源等專業人才的搶手。因此,填報志愿不能就今天看今天,而要看準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形勢和趨勢。
工科類專業有十分強的實踐性,要發現不同專業之間的學科差異,不同專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機械工程等專業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設計能力,而建筑設計等專業則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礦業工程等專業則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戶外活動能力。還有一些專業對身高、性別、視覺、嗅覺、聽力等,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報考志愿時要仔細閱讀各地高招辦所提供的信息,把握好各院校各專業的具體要求。
有很多工科專業對數理知識也有較高的要求,諸如建筑設計、計算機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如果想在大學學好這些專業,需要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因此在報考時要謹慎對待。
不能一味追逐熱門。有一些專業在當前來看正是熱門,但大學畢業后,或者經過若干年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熱門不再是熱門,也值得我們關注。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建議考生選擇專業時,注重寬口徑、厚基礎,淡化專業的界限,也就是說,本科教育更多是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比如數理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等,到研究生階段則更注重學科專業知識的教育。這就是“先寬后窄”的成長路徑,可以避免興趣未定、過早專業化的問題。
如何報考工科專業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欄目全面指導考生根據各省高考政策填報志愿,有效指導考生理性填報志愿,確保您報考理想院校的同時及時掌握高考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