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志愿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與自身成績相當或者略低,該類學校投檔幾率較大,這樣你能上這些院校就比較穩妥。“穩一穩”的范圍,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與自己成績相平或低于自己成績15分左右的院校,以確保有更大的幾率上這類院校。
穩一穩這部分的志愿,可以說是現實與理想的結合體。既能滿足考生對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現實情況。
普通本科批次有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240個專業志愿,令不少家長感到有些頭昏。專家建議,其實認認真真填10個左右的志愿就足夠了。
“別被240個專業志愿嚇倒。”周紅霞建議,家長們填報志愿時分兩步走。首先鎖定學校,根據往年分數和位次,找10個相對靠譜的學校就差不多了。采用“沖3穩4保3”的原則,前三個志愿沖一沖,中間四個穩一穩,最后三個保一保。第二步是鎖定專業組,把專業順序排好。“一般來說,學校特色專業在所在專業組里分數線較高,比如我們的小教專業。對選科有要求但選考的人較少的專業分數線會較低,比如要求選考化學、政治的專業。選科人數較多的專業,比如我們的地理師范、地理信息科學,可能分數線會高于不限選科的專業。家長們可以根據情況安排專業志愿順序。”
南京工業大學副書記吳勝紅表示,對于“物理+化學”選科的考生而言,選擇面比“物理+不限”的考生大,而限考化學的專業今年分數線相對不會高,而且有不少王牌特色專業,是一個相對穩妥的選擇。他認為,不管填多少志愿,一定不要有“填著玩”的想法,不要為了填空而填,落筆就要做好去的準備。對于學校和專業之間的選擇要審慎,如果想沖好一點的學校,就可能踩線進去、在專業上沒有選擇權。如果想選好一點的專業,不妨填報分數可以周旋的學校,用分數換取專業選擇權。在這個方面,家長們要根據自己的訴求,懂得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