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的一般定義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應屆畢業生分兩種:1.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于實習狀態的;2.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2年或三年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
簡單的說,就是大學畢業后,你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將本人的檔案留在了學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場,在你畢業的這兩年內,你都可以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各類公職考試。比如,17年、18年的大學畢業生,可以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的國家公務員。但是也有特例,例如 浙江公務員考試,限制了必須是當年的畢業生,
以下舉例說明:所謂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特指2018年應屆畢業,能取得畢業證。“2018年應屆畢業生”和“應屆生”是不同的,簡單來說2018年應屆畢業生屬于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就業區別
正規企業對于應屆生和往屆生有不同的招聘渠道,要求也不相同。對于應屆生,是作為培養的對象,不要求工作經驗,更多的要求轉業知識和在學校的表現,還有個性方面的東西。
對于往屆生,則要求工作經驗和崗位需求對口,更多的是想直接利用其工作的經驗能夠在短期內為公司創造利潤。
你說往屆生不好找工作,恰好和實際情況相反。同樣的崗位,經驗者比應屆生自然競爭力強很多,只不過應屆生對于薪資的要求比較低,都本著先就業再擇業的原則,所以不挑剔工作,導致就業率比往屆要好些
考公務員區別
報考上的優勢
在省級公務員的招錄中,一般是沒有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區別,只要你滿足報考條件,均可以進行報考,并且,在省公務員的報考中,限制條件并沒有國考的嚴格,很多崗位都是不限制專業的。特別有一點,在省公務員報考中,有一些崗位是要求“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員報考,這一個條件相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就已經是限制條件啦,應屆畢業生幾乎都沒有相關的基層工作經驗。
此次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也是一樣,相對較好的中央黨群機關等一些省級及以上的崗位,都是要求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員進行報考,這一點,就把應屆畢業生拒之門外。
考試上的優勢
已經畢業并參加工作后的考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處理事情的方法相對成熟、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加全面一些、思想也相對有深度。而這些,與在象牙塔中待著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優勢經驗就非常明顯。
不管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省級公務員考試,都會有申論考試,也就是寫作。在這一塊,作為往屆畢業考生來說,相對來說容易些。而在行測的考試中,考試內容很多很雜,已經畢業的考生,知識的累積和處理能力也都會比應屆畢業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