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等效分”就是考生本次考試的分數“等效于”過去或者某個地區某次成績的“多少”分數。有了“等效分”就可以對考生成績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利用考生“絕對分數”定位考生或進行成績的對比,是不準確的。因為每次考試試題難度系數、參考人數等不一樣。
剛才說了“等效分”,那么什么是“高考成績等效分”呢?
“高考成績等效分”顧名思義就是指各年在高考錄取過程中具有相同錄取效率的分數。本文重點是講述“高考成績等效分”的獲取和利用(以下簡稱:“等效分”)。
關于“等效分”的獲取,在此介紹一種方法:“排名對應法”。
這種方法的根據是:對于某省(市)來說,參加高考的人數、招生計劃等是相對穩定的,當然變化肯定是有的。
“排名對應法”就是利用今年的排名尋找過去歷年全省(市)相同排名對應分數辦法。歷年相同名次對應的分數就是今年高考分數對應的“等效分數”。
查詢的方式可以是借助《高考指南》等資料進行人工查詢,但目前高考升學規劃和高考志愿填報已經進入了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通過智能化手段能夠快速獲取和利用“等效分”。
比如:如何快速有效地獲得考生2017年高考分數對應于2016年、2015年、2014年等過去年份的“等效分數”呢?通過“計橋貴州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的“高考GPS系統”能夠快速獲取,并可得到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