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理科大學共有81所,名單分別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常州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等,具體完整院校名單見下表。
序號 | 院校名稱 | 所在地 | 學歷層次 | 院校類型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2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3 | 河海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4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5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6 | 南京工業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7 | 常州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8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9 | 鹽城工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0 | 蘇州科技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1 | 淮陰工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2 | 常州工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3 | 南京工程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4 | 江蘇理工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5 | 淮海工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6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7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19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20 | 西交利物浦大學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21 | 徐州工程學院 | 江蘇 | 本科 | 理工 |
22 |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3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4 |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5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6 |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7 |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8 |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29 | 南通職業大學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0 | 蘇州市職業大學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1 | 沙洲職業工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2 | 揚州市職業大學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3 |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4 | 南通理工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5 |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6 |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7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8 |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39 | 應天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0 |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1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2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3 |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4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5 |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6 |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7 |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8 | 太湖創意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49 |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0 |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1 |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2 |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3 |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4 |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5 |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6 |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7 |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8 |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59 |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0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1 | 宿遷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2 |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3 |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4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5 |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6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7 | 金山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8 |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69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0 |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1 | 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2 |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3 | 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4 | 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5 |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6 | 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7 |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8 |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79 | 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80 | 江蘇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81 |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理工 |
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一流學科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來,學校在治水興邦的奮斗歷程中發展壯大,被譽為“水利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占地面積2579畝。
河海大學,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開創了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張聞天、沈澤民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學,并從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與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學,后更名為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組建華東水利學院,錢正英為首任院長。1960年,學校被認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
河海大學設有水文水資源學院、水利水電學院、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環境學院、能源與電氣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力學與材料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業工程學院、海洋學院、理學院、商學院、企業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系等專業院系和大禹學院(拔尖人才培養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截止2017年9月底,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51419名,其中研究生16493名,普通本科生19870名,成人教育學生13874名,留學生1182名。
南京工程學院是江蘇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目前,學校是全國高等學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服務特需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新一輪本科院校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主要起草單位,國家“十三五”時期地方高校轉型示范工程——產教融合規劃項目實施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試點高校,國家機電控制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全國產學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和江蘇省首批教學工作先進高校。
學校由兩所分別隸屬于原國家機械部和原國家電力部的國家示范性高工專——原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于2000年合并組建而成,2001年,隸屬于原國家核工業部的原南京工業學校并入。
在百年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辦學定位,形成了校企合作、注重實踐、產學研相融的鮮明特色,為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以中國工程院沈國榮院士為代表的10多萬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機械、電力、能源動力與核工業等行業領域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學校牢固樹立“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發揚“知行統一,創業創新”的校園精神,以服務地方、行業為主,以本科教育為主,以教學為主,在全國率先提出和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轉型改革,相關研究與實踐一直走在全國最前列,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與同類高校公認的應用型本科教育轉型改革發展的“領頭羊”。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