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本科院校共有68所,名單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方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具體完整院校名單見下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4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5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7 | 北京理工大學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8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9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10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11 | 北京工商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12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13 | 北京郵電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14 | 北京印刷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15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16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17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中央辦公廳 | 北京市 | 本科 | |
18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19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20 | 北京林業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2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 北京市 | 本科 | |
22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23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24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25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26 | 首都體育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27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28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29 | 北京語言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0 | 中國傳媒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1 | 中央財經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2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3 | 北京物資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34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35 |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 應急管理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6 | 外交學院 | 外交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7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8 | 國際關系學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39 | 北京體育大學 | 國家體育總局 | 北京市 | 本科 | |
40 | 中央音樂學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41 | 中國音樂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42 | 中央美術學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43 | 中央戲劇學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44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45 | 北京電影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46 | 北京舞蹈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47 | 中央民族大學 | 國家民委 | 北京市 | 本科 | |
48 | 中國政法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49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50 | 中華女子學院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北京市 | 本科 | |
5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52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5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5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
55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56 | 北京城市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57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共青團中央 | 北京市 | 本科 | |
58 | 首鋼工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59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中華全國總工會 | 北京市 | 本科 | |
60 | 北京吉利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61 |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62 |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63 |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64 |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65 | 北京警察學院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本科 | |
66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 | 本科 | 民辦 |
67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北京市 | 本科 | |
6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北京市 | 本科 |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政治局的建議,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后擔任校長,F任黨委書記為靳諾教授,校長為劉偉教授。
建校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形成了“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的高地三大辦學特色,被譽為“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學校是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北京工業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創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術、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1981年成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正式跨入國家二十一世紀重點建設的百所大學的行列。2017年9月,學校正式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8個學科躋身2020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32,化學、材料科學、工程、環境與生態、計算機科學5個學科進入ESI前1%。
學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東臨東四環南路,西鄰西大望路,南抵雙龍路,北望平樂園小區;另有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0151萬平方米。
學校下設25個教學科研機構,開設本科專業67個,研究生專業覆蓋34個學科、2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具有一級學科3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種;博士后流動站18個,在站223人。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18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111計劃”引智基地3個,國家級產學研中心1個,國際合作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戰略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級科研基地44個,行業重點實驗室4個。定期出版專業刊物2種。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