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出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1949年6月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系統地總結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經驗,完整地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其主要內容有:
第一,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是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人民民主專政作為一種國家制度,是民主和專政的辯證統一。民主和專政這二者既相區別又相聯系,兩者相互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
第二,人民民主專政的領導者是工人階級,階級基礎是工農聯盟。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人民民主政權的參加者。
第三,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對外是防止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的顛覆與破壞,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對內是鎮壓敵對勢力的反抗,保護人民的民主權利,組織和管理國家的經濟建設,促進中國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的轉變,并最終實現消滅一切階級和一切國家的遠大目標。
第四,人民民主專政的組織形式是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
總之,人民民主專政既與地主資產階級專政有著本質區別,又與馬克思、列寧論述的無產階級專政不完全相同。它是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的獨特創造。這一理論的形成,為新中國政權的建立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的,是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對象。官僚資本主義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具有兩面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本經驗。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發展前途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與革命的區別和聯系。
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認為,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早在國民革命時期,毛澤東在《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于革命前途的影響》一文就提出了建立“一個革命民眾合作統治的國家”的思想。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土地革命的過程中,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工農共和國”?谷諔馉帟r期,毛澤東系統的闡述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理論,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目標?谷崭鶕氐恼䴔鄬嵸|上是新民主主義政權理論的具體體現。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明確提出并系統闡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理論。
可以說,在中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革命的主要經驗和主要綱領。
南京國民政府堅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買辦資產階級的利益,殘酷壓迫和剝削中國的各階層人民。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主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然而,由于帝國主義不容許--其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中國變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不是變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國際力量不容許--其支持和援助中國革命,當然不希望在革命勝利后中國成為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國民黨統治集團不允許--他們竭力鎮壓革命和民主力量,維護其一黨專制;更重要的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本身力量弱小,并具有軟弱性、妥協性,不可能領導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所以,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中國共產黨主張在民主革命勝利后,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聯合政權,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的勝利進展和有效的統戰政策,贏得了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擁護。正如毛澤東指出的,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
人民民主專政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它銜接了兩個革命階段。第二,它擴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圍。第三,概念表達準確鮮明。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