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水利水電工程、軟件工程(設2個專業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建筑學、土木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工程力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生物工程、功能材料、能源化學工程
遼寧重點建設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化學、工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力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計算數學等離子體物理、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結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環境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動力機械及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
校區 | 學部(院) | 下設院(系) | |
---|---|---|---|
大連凌水主校區 | 研究生部(院) | ||
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 | 化工學院(石油化工學院) | 化工機械學院 | |
化學學院 | 制藥科學與技術學院 | ||
環境學院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
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 | 電氣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
半導體技術學院 |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 ||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
建設工程學部 | 水利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學院 | |
交通運輸學院 | 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
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 | 工程力學系 | 船舶工程學院 | |
汽車工程學院 | 航空航天學院 | ||
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 | |||
機械工程與材料能源學部 | 機械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
經濟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 工商管理學院 | |
經濟學院 | MBA/EMBA中心 |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 | 人文學院 | 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MPA教育中心 | ||
國家級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 藝術教育中心 | ||
建筑與藝術學院 | 建筑系 | 城市規劃系 | |
藝術系 | 工業設計系 |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物理系 | 光電工程系 | |
外國語學院 | |||
數學科學學院 | |||
體育教學部 | |||
國際教育學院 | |||
國防教育學院 | |||
創新實驗學院 | |||
成人與繼續教育學院 | |||
遠程教育學院 | |||
開發區校區 | 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 | 嵌入式系統工程系 | 服務科學與工程系 |
數字媒體技術系 | 軟件工程系 | ||
網絡工程系 | |||
盤錦校區[7] | 石油與化學工程學院 | ||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 |||
食品與環境學院 | |||
生命與醫藥學院 | |||
文法學院 | |||
商學院 |
大連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國工業體系建設親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學校以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為宗旨,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為基本特質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創造、發現、傳授、保存和應用知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造福人類。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時為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60年10月被確定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86年4月設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1996年啟動實施“211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啟動實施“985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重點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干部學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準大連理工大學依照“統籌規劃、錯位發展、堅持標準、創新模式”的指導思想建設盤錦校區,與主校區同標準、同檔次、同水平辦學。201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
學校現有教職工4082人,其中專任教師2580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1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4人、講座教授4人、青年學者1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4人,國家“”入選者31人(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教學名師4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6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37人,“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2人;博士生導師958人,碩士生導師2371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865人,副高級職稱1158人,學校現有博士生4737人,碩士生13171人,本科生25611人。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