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耐火材料工藝學、機械原理
特色專業: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湖北重點建設學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學
省級重點學科:材料學、鋼鐵冶金、機械設計及理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化學工藝(1998年)、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應用數學
序號 |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授予學位 | 學制 | 層次 |
1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2 | 材料化學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 | 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 | 冶金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7 | 城市建設學院 | 城鄉規劃 | 工學學士 | 五年 | 本科 |
8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9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0 | 建筑學 | 工學學士 | 五年 | 本科 | |
11 | 土木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2 | 恒大管理學院 ☆ | 財務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13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4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5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6 | 會計學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7 | 人力資源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8 | 市場營銷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19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0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1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22 | 生物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3 | 應用化學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4 | 機械自動化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25 | 工業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6 | 機械類(含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28 | 軟件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29 | 網絡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0 | 信息安全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1 | 理學院 | 材料物理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32 | 工程力學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3 | 統計學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4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5 |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車輛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36 | 交通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7 | 交通運輸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8 | 汽車服務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39 | 物流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0 | 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 | 生物技術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41 | 外國語學院 | 德語 | 文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42 | 翻譯 | 文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3 | 英語 | 文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4 | 文法與經濟學院 | 法學 | 法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45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6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7 | 社會工作 | 法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8 | 投資學 | 經濟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49 | 行政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0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51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2 | 通信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3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4 | 自動化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5 | 醫學院 | 護理學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56 | 臨床醫學 | 醫學學士 | 五年 | 本科 | |
57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8 | 藥學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59 | 預防醫學 | 醫學學士 | 五年 | 本科 | |
60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61 | 工業設計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2 | 公共藝術 | 藝術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3 | 環境設計 | 藝術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4 | 繪畫 | 藝術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5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6 |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安全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67 | 采礦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8 | 環境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69 | 礦物加工工程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70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理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
71 | 國際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72 | 網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工學學士 | 四年 | 本科 |
武漢科技大學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和湖北省“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辦學歷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準成立的工藝學堂,歷經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湖北甲種工業學校、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武昌高級工業學校、中南鋼鐵工業學校、武昌鋼鐵工業學校的傳承與發展,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隸屬于原冶金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筑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8年,根據國家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需要,學校成為第一批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劃轉院校。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
學校現有青山、黃家湖和洪山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0.9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24.0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4.56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2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59.83萬冊,電子圖書350.64萬冊。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0余人。校園依湖覽江、風景優美,教學設施齊備,辦學條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態園林式學校”“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構建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管、醫、文、經、法、哲、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科體系。設置有20個教學學院、76個本科專業(75個本科招生專業);擁有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6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建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1個學科位居湖北省屬高校第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與礦業工程、機械工程等3個學科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