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科、考試管理科 | |
主要職責 | 1.日常教學運行與調度 2.教學任務落實與課表編排 3.學生選課組織與管理 4.教學工作檢查與通報 5.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管理 6.院部教學工作聯評 7.教務信息系統維護與管理 8.學生選課學分清算 9.校歷表編制 10.期中、期末和日常結課考試的組織管理 12.學期初學生補緩考的組織管理 13.上級部門安排的其它考試 |
聯系電話 | 86981302,86981199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107房間 |
科室成員 | 祝德顯、張超、董增華、王新艷 |
學籍管理科 | |
主要職責 | 1.學生學籍注冊與管理 2.學歷管理與學位管理 3.學生成績、重學與重考管理 4.優秀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遴選 6.雙學位與輔修管理 7.在校生基本數據管理 8.借讀、旁聽與進修管理 9.學籍、學歷證明出具與管理 10.國際教育周組織與管理 11.學籍管理材料整理與存檔 |
聯系電話 | 86981303,86981895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908房間 |
科室成員 | 苑燕燕、巴海君、郭嘉 |
教學研究科 | |
主要職責 | 1.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的制定與管理 2.學分認定 3.專業設置與建設 4.課程建設 5.教材建設 6.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立項及管理 7.教學成果培育、評審與推薦 8.其它教學類項目和獎勵的評審與推薦 9.教學工作會、教改研討會等設計與組織 |
聯系電話 | 86981306,86981919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903房間 |
科室成員 | 楊慧、王志華、單英晉、尹星 |
實踐教學科 | |
主要職責 | 1.實驗教學運行組織管理 2.實驗教改和實驗項目建設的管理與研究 3.實驗室開放的管理與研究 4.教學實驗室建設的管理與研究 5.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含虛擬仿真中心)的建設管理與研究 6.實習教學與實習基地建設的管理與研究 7.畢業設計管理與研究 |
聯系電話 | 86981307,86981896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904房間 |
科室成員 | 趙新強、陳雷 |
創新創業教育管理辦公室 | |
主要職責 | 1.落實上級部門文件精神,做好雙創教育體系研究與建設 2.統籌協調部門、院部創新創業工作 3.大學生創新項目管理與研究 4.學科競賽管理與研究 5.組織協調雙創的宣傳、活動及獎教金評選 6.創新創業的對外聯系、合作與交流 |
聯系電話 | 86981307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904房間 |
科室成員 | 宋守浩 |
招生辦公室 | |
主要職責 | 1.招生章程及特殊類型招生簡章制定 2.本科招生計劃編制 3.招生宣傳策劃與組織 4.網上遠程錄取組織與管理 5.招生材料整理與歸檔 6.招生工作改革與研究 7.語委相關工作及普通話水平測試 8.處辦相關工作 |
聯系電話 | 86981305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901-3房間 |
科室成員 | 鄭健、薛鈞譯 |
薈萃學院 | |
主要職責 | 1.優秀本科生培養模式研究與規劃 2.優秀人才培養學生選拔與過程管理 3.理科實驗班培養方案制定與教學組織管理 4.本研一體班培養模式設計與工作落實 5.人文素養班培養方案制定與培養過程組織 6.其他特殊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聯系電話 | 86980920 |
辦公地點 | 辦公樓902房間 |
科室成員 | 馬建山、王文華 |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開展“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搖籃”,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石油石化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追溯學校歷史,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69年,學校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格局。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與國家四大石油公司簽署共建石油大學協議。2004年8月,教育部批準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2005年8月,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協議。2006年10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61所試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協議。
學校現有青島、東營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4774畝,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84萬冊。青島校區地處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濱之城,享有極高美譽的青島。東營校區地處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態之城、石油之城——山東東營。兩校區均位于“藍黃”兩大國家戰略重點區域,青島校區所在地同時也屬于2014年新設立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學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石油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能源學院、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等15個教學學院(部),以及薈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有11個博士后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干學科總體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學校教育體系完備,以本科生教育為主,各類教育層次結構合理,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7000人,留學生1100余人,函授網絡在籍生8.7萬余人。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人才培養質量品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從廣大校友中涌現出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20多位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干。自國家實行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以來,畢業生就業率連續25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榮譽稱號,2011年入選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