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學院王牌專業排名有英語、德語、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通信工程、網絡工程、土木工程、能源化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會計學、動畫等,具體專業名單請參考以下表格。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0年度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國家級:數學與應用數學
省級: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合肥學院 | 英語 |
2 | 合肥學院 | 德語 |
3 | 合肥學院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4 | 合肥學院 | 通信工程 |
5 | 合肥學院 | 網絡工程 |
6 | 合肥學院 | 土木工程 |
7 | 合肥學院 | 能源化學工程 |
8 | 合肥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9 | 合肥學院 | 會計學 |
10 | 合肥學院 | 動畫 |
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國家級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合肥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 | 合肥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3 | 合肥學院 | 軟件工程 |
4 | 合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5 | 合肥學院 | 生物工程 |
省級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合肥學院 | 經濟工程 |
2 | 合肥學院 | 小學教育 |
3 | 合肥學院 | 新聞學 |
4 | 合肥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5 | 合肥學院 | 工業設計 |
6 | 合肥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1 | 合肥學院 | 自動化 |
8 | 合肥學院 | 交通工程 |
9 | 合肥學院 | 環境工程 |
10 | 合肥學院 | 物流管理 |
11 | 合肥學院 | 旅游管理 |
2、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專業
國家級
專業名稱 | 批準時間 |
軟件工程 | 2010 年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010 年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2011 年 |
自動化 | 2011 年 |
省級
專業名稱 | 批準時間 |
環境工程 | 2011 年 |
土木工程 | 2011 年 |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 2012 年 |
新聞學 | 2013 年 |
會計學 | 2013 年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2014 年 |
經濟學 | 2014 年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15 年 |
小學教育(師范) | 2015 年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 2016 年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018 年 |
生物工程 | 2018 年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2019 年 |
3、特色專業建設點
國家級
專業名稱 | 批準時間 |
生物工程 | 2008 年 |
電子信息工程 | 2009 年 |
物流管理 | 2009 年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09 年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2010 年 |
省級
序號 | 專業名稱 | 歸屬單位 | 獲批年份 |
1 | 電子信息工程 | 先進制造工程學院 | 2008 |
2 | 物流管理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8 |
3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先進制造工程學院 | 2010 |
4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10 |
5 | 工程管理 | 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 | 2010 |
6 | 工業設計 | 設計學院 | 2011 |
7 | 旅游管理 | 旅游與會展學院 | 2013 |
8 | 通信工程 | 先進制造工程學院 | 2014 |
9 | 會計學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15 |
10 | 動畫專業 | 設計學院 | 2016 |
11 | 經濟工程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17 |
12 | 中德合作物流管理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17 |
13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 | 2018 |
校級
序號 | 專業名稱 | 歸屬單位 |
1 | 工程管理 | 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 |
2 | 小學教育 | 教育學院 |
3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先進制造工程學院 |
4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5 | 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6 | 對外漢語 | 語言文化與傳媒學院 |
7 | 旅游管理 | 旅游與會展學院 |
8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 |
4、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序號 | 專業名稱 | 級別 | 獲批年份 |
1 | 工業設計 | 國家級 | 2013 |
2 | 物流管理 | 省級 | 2012 |
3 | 生物工程 | 省級 | 2012 |
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省級 | 2012 |
5 | 金融學 | 省級 | 2013 |
6 | 自動化 | 省級 | 2013 |
7 | 學前教育 | 省級 | 2013 |
8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省級 | 2014 |
9 | 德 語 | 省級 | 2014 |
10 | 應用心理學 | 省級 | 2014 |
11 | 機械電子工程 | 省級 | 2015 |
12 | 藝術與科技 | 省級 | 2015 |
13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省級 | 2015 |
14 | 網絡工程 | 省級 | 2015 |
15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省級 | 2015 |
16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省級 | 2015 |
17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省級 | 2015 |
18 | 環境工程 | 省級 | 2016 |
19 | 小學教育 | 省級 | 2016 |
20 | 工商管理 | 省級 | 2016 |
合肥學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誕生,開放中成長,創新中發展”的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創辦于1980年的合肥聯合大學。1985年,學校成為德方在中國重點援建的兩所示范性應用型高校之一。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與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合并。2018年,學校整體進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崗村”、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陣的“排頭兵”,是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專門委員會副主席單位,長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主席單位,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常任主席單位。先后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2015年10月30日,中德兩國總理共同視察合肥學院,李克強總理指出:“合肥學院30年來的發展壯大是中德務實合作的成功典范”。德國總理默克爾稱贊合肥學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輝典范”。李克強總理宣布在合肥學院建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基金。2021年4月23日,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到合肥學院考察調研,充分肯定了合肥學院在國際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希望學校繼續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目前,學校一個校區辦學,占地面積1500畝,擁有全日制在校生14460人,專任教師1051人,校舍建筑面積68.9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41.5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9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145.51萬冊,電子圖書156.72萬冊。現有11個二級學院,涵蓋工、經、管、文、理、教育、藝術7大學科門類。本科專業75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4個,國家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德合作物流管理專業、經濟工程專業相繼獲德國專業認證。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穩步打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符合定位的師資隊伍。現有博士學位教師355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458人,研究生導師231人、博士生導師6人,“雙能型”教師570人。現有省級教學團隊20個,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人,合肥市拔尖人才119人。外籍教師中先后有4位獲中國政府“友誼獎”,11位獲安徽省政府“黃山友誼獎”,4位出席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外國專家新春座談會。有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學校榮譽教授。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人才培養模式從“八個轉變”向產教深度融合發展。2016年,學校與德國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德國大陸集團合作開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大陸班”,首創具有的“雙元制”高等教育。《中國教育報》頭版以《二次轉型再出發,合肥學院探索國際雙元制高等教育——培養善創新的卓越工程師》為題作專題報道。作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省高校就業工作標兵單位,近五年,學生競賽獲國家級A類獎項129項,國際獎項17項,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本科生就業率達到91.6%。學校畢業生65%左右在安徽就業,50%左右在合肥就業,被譽為“合肥市工程師的搖籃”。學校《2019-2020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被評審為A等級,全省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僅4所高校獲此等級。教育部《簡報》專題推廣合肥學院推進人才培養“八個轉變”的做法。《中國新建本科院校質量報告》將我校經驗總結為“安徽現象、合肥模式”,在全國推廣。
物化生最好的專業排名
時間:2024-05-22 16:0:16醫學類專科最吃香的十
時間:2024-05-13 17:0:11高考就業前景最好的
時間:2024-06-03 08:0:05十大坑專業排行榜
時間:2024-06-03 0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