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交通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本科學校。根據蘭州交通大學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蘭州交通大學是一本高校,蘭州交通大學坐落在甘肅省省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蘭州,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興計劃”支持高校,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前身可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1958年,鐵道部決定在蘭。
蘭州交通大學坐落在甘肅省省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蘭州,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興計劃”支持高校,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前身可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1958年,鐵道部決定在蘭州創辦我國第三所鐵路本科高校——蘭州鐵道學院。鐵道運輸、鐵道電機、鐵道建筑、鐵道橋梁與隧道、鐵道機械5個系7個本科專業、5個專科專業由北京鐵道學院(即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現北京交通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即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現西南交通大學)成建制遷入蘭州,以林達美、沈智揚、胡春農、孫祺蔭、張殿執為代表的京唐兩院340余名專家學者來到蘭州任教,當年順利實現了446名新生的招生。60年代,又抽調了一批留蘇科學技術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實教師隊伍,老一輩教育家們帶領五湖四海的學子一起,在西北艱苦的環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們建校、愛校、榮校的智慧和情感開啟了蘭州交大的第一個甲子歲月。2000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體制。2003年,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經過63年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搖籃,堅定地走出了一條以交通特色辦學之路,發展成為一所行業特色鮮明、服務地方能力突出、享譽國內、在西北地區軌道交通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院校。學校現有2個校區,占地面積1564畝,校舍建筑面積88.74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27萬冊。有21個直屬學院(部),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有全日制在校生3.12萬人,其中,本科生2.2萬人,研究生6123人,高職學生2288人,國際學生385人。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就業率。畢業生中,簽約國企比例保持在75%以上,45%左右的學生簽約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世界500強企業。畢業生就業質量位居省內高校前列。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50所典型經驗高校”等榮譽稱號。學校始終秉承交通大學“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優良辦學傳統,著力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級專門人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在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獲得教育部專家好評。學校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推進一流本科專業提升工程,學校研究生培養規模穩中有升,形成學術學位、專業學位研究生分類培養格局,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積極開展“互聯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挑戰杯”“數學建模”“結構設計”“機械創新設計”“機器人”“外研社杯”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五年來,獲得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國家級獎48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共128項。2017年分別入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63年來,學校為國家交通事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培養了以中科院院士賴遠明、萬科集團原董事會主席王石等為代表的20余萬名優秀人才,我們的畢業生業務精、能力強,留得住、用得上,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學校現有教職工2315人,其中專任教師1725人,教授332人、副教授651人,有博士生導師91人、碩士生導師1202人。有雙聘院士2人,入選“”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進“”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青1人。有“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模范教師、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寶鋼教育獎獲得者、甘肅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甘肅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在內的各類高層次人才344人。學校擁有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全國鐵路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傳承基地、鐵道部繼續教育西部基地和西北地區小語種培訓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養基地。現有本科招生專業68個。有6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9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交通運輸、物流管理、英語、地理信息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鐵道工程、測繪工程、交通工程),5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動車組車輛構造與設計、工程制圖、水質工程Ⅱ、大學計算機基礎1、數據與場景驅動的高速列車運行控制虛擬仿真實驗)。6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和住建部專業評估。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7個省級教學團隊和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依托鐵路行業,突出交通特色,交通運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學科在國內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現有8個學科門類,工程學、化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含工學、管理學2個學科門類)、2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4個省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被評為B類學科,機械工程學科被評為B-類學科。學校始終堅持產學研合作,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在土木結構、環境保護、信息工程、自動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裝備制造、綠色能源、自然災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術和優勢產業,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水平。參與了青藏、蘭新、蘭渝等多個鐵路重大項目的研究與建設工作,是全國承擔青藏鐵路科研項目最早最多的高校,解決了青藏鐵路凍土世界性難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現有“西北干寒地區材料與結構耐久性研究”等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鐵路四電BIM與智能應用鐵路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黃河水環境重點實驗室”等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臺數達到66個。五年來,學校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高鐵建設等國家戰略,成立了黃河水環境研究院、常州研究院。五年來,承擔縱向科研項目1031項,承擔橫向科研項目400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3項,其中一等獎7項,2018-2020年有3項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天津大學簽署對口支援協議,在博士生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巴西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自2003年起,開展與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2+2雙學位合作聯合辦學項目。具有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生資格,通過首批高等學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現有57個國家和地區的385名國際學生。學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交通強國”戰略和“高鐵走出去”戰略,為“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單位,與孟加拉國、俄羅斯、馬其頓、泰國等“一帶一路”國家和高校開展了深入的合作與交流,為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了1000多名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國際人才。63年風雨兼程,63年春華秋實,從建校第一天起,學校就肩負起“為西北鐵路建設和培養鐵路高級專門人才”的歷史使命,始終與祖國同呼吸,與交通共命運。一代代蘭州交大人扎根西北,在變化中堅守,在傳承中發展,創造了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西部高等教育特色發展之路!面向未來,學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承“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校風和“尚德、勵志、博學、篤行”的校訓,堅定不移走高質量內涵發展道路,為祖國交通事業的發展,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為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數據更新至2021年4月)
A類36所 |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復旦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廈門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四川大學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蘭州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
B類6所 | |||
東北大學 | 鄭州大學 | 湖南大學 | 云南大學 |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 新疆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外交學院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中國音樂學院 |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央戲劇學院 |
中國政法大學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河北工業大學 | 太理理工大學 | 內蒙古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延邊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南京郵電大學 | 河海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林業大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美術學院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福州大學 | 南昌大學 | 河南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師范大學 | 暨南大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海南大學 | 廣西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西南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貴州大學 | 西藏大學 | 西北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長安大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青海大學 |
寧夏大學 | 石河子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 寧波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北京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清華大學 |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系統科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
北京科技大學 |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北京郵電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風景園林學、林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數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外交學院 | 政治學(自定)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學(自定) |
北京體育大學 | 體育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
中央美術學院 | 美術學、設計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民族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法學 |
南開大學 |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天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天津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河北工業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內蒙古大學 | 生物學(自定) |
遼寧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大連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 |
東北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吉林大學 |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延邊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東北師范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東北農業大學 | 畜牧學(自定) |
東北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林學 |
復旦大學 |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
同濟大學 |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
上海交通大學 |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
華東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華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學 | 水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藥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統計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上海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 |
南京大學 |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蘇州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東南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河海大學 |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江南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大氣科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藥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浙江大學 |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
中國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安徽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
廈門大學 |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福州大學 | 化學(自定) |
南昌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山東大學 | 數學、化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水產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鄭州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
河南大學 | 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武漢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
華中師范大學 |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法學(自定) |
湖南大學 | 化學、機械工程 |
中南大學 |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湖南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中山大學 |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學 | 藥學(自定) |
華南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海南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廣西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四川大學 |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
重慶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西南交通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質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西南大學 | 生物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貴州大學 | 植物保護(自定) |
云南大學 | 民族學、生態學 |
西藏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西北大學 | 地質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長安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農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
蘭州大學 |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
青海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寧夏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新疆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
石河子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寧波大學 | 力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防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第二軍醫大學 | 基礎醫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根據甘肅高考歷年的志愿填報情況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此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考試院發布為準。一、2023年甘肅高考能填報多少個志愿一、甘肅高考:本科一批志愿本科一批(I段)可填9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梯度建議:“沖”的梯度填1個學校,“穩”的梯度填5個學校,保的梯度填3個學校。二、甘肅高考:本科...查看更多
高考志愿填報在高考中至關重要,因此大家非常想了解2023年甘肅高考可以填報幾個志愿幾個學校以及幾個專業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2023年甘肅第一志愿能填報幾個學校一、甘肅高考:本科一批志愿本科一批(I段)可填9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梯度建議:“沖”的梯度填1個學校,“穩”的梯度填5個學校,保的梯度填3個學校。二、甘肅高考:本科二批志愿本科二批(K段)可填9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暫未開始,根據往年甘肅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甘肅高考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設置9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選項和1個專業調劑選項。不實行平行志愿的段均實行“1+1”順序志愿,1個第一志愿和1個第二志愿。一、2023年甘肅高考提前批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2023年甘肅高考實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設置9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查看更多
由于2023年甘肅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還未正式公布,因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甘肅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以便大家進行參考。一、2023年甘肅高考專科志愿什么時候開始填報2022年甘肅省高考專科志愿填報分為兩個時間段進行填報,分別是:6月25日-27日和8月6日-8日。因此,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省高考專科志愿填報時間也將分為兩個時間段進行填報,具體如:1、2023年6月25日-27日:第一次填...查看更多
2023高考還未開始,根據往年甘肅高考志愿填報情況,甘肅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一、2023年甘肅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專業甘肅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暫未開始,根據甘肅高考歷年的志愿填報情況看,甘肅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具體內容大家關注官網的通知。一、甘肅高考幾個志愿填報1.甘肅高考普通文理類志愿和專業實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本科一批(I段)、本科二批(K段)和高職(專科)批(...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暫未開始,根據甘肅高考歷年的志愿填報情況看,甘肅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填報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將第一時間為各位更新和講解,敬請關注!一、2023年甘肅高考可以填幾個志愿幾個專業1.甘肅高考普通文理類志愿和專業實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即將開始,每年就有一些學生的成績不錯,但因為對志愿填報的要點、政策等不熟悉,導致沒能上到理想的大學或專業。小編整理了關于甘肅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幾個及錄取規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2023年的考生有所幫助。一、2023年甘肅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幾個實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本科一批(I段)、本科二批(K段)和高職(專科)批(Q段、R段)設置9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查看更多
有很多的考生及家長是非常的想知道,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2023年甘肅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一、甘肅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1、甘肅高考:本科一批志愿本科一批(I段)可填9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2、甘肅高考:本科二批志愿本科二批(K段)可填9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3、甘肅...查看更多
考生在上網錄入志愿信息之前,應仔細了解甘肅省志愿填報的有關政策,志愿填報最多幾個志愿,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甘肅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專業 ,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2023年考生參考。一、甘肅高考最多幾個志愿2023年甘肅高考尚未開始,根據以往甘肅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查看更多
2023年甘肅高考能報幾個志愿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高考志愿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一、甘肅高考能報幾個志愿1.普通文理類實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本科一批(I段)、本科二批(K段)和高職(專科)批(Q段、R段)設置9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選項和1個服從專業調劑選項。不實行平行志愿的段(A段、C段、G段、J段、L段、P段、S段)實行“1+1”順序志愿(1個第...查看更多
甘肅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本科二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一、2023年甘肅高考志愿能填選幾個大學和專業(1)普通文理類實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本科一批(I段)、本科二批(K段)和高職(專科)批(Q段、R段)設置9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選項和1個專業調劑選項。不...查看更多
蘭州交通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城鄉規劃學、力學、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市政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工程管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工程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建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太陽能發電)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甘肅省一級重點學科 | 4 | 城鄉規劃學、力學、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
2 | 省級重點學科 | 4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市政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3 | 國家級特色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 1 | 土木工程 |
4 | 為甘肅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 1 | 工程管理 |
5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 2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6 | 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 | 3 | 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7 | 校特色優勢學科,甘肅省重點學科,甘肅省“雙一流”優勢特色建設項目,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全國第8位,第四輪學科評估B類 | 1 | 交通運輸工程 |
8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4 | 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 |
9 | 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 1 | 工程學 |
10 | 甘肅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1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11 |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被評為B-類學科,省級重點學科 | 1 | 機械工程 |
12 | 國家級特色專業、甘肅省重點專業 | 1 | 給水排水工程 |
13 | 甘肅省重點學科 | 4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 |
14 | 甘肅省特色專業 | 1 | 建筑學 |
15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16 | 甘肅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 | 1 | 能源與動力工程(太陽能發電)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5 | 土木工程、車輛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2 | 省級(直轄市) | 10 | 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建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英語、應用化學、水利水電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3 | 省重點、培育專業 | 1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蘭州交通大學開設專業有英語、葡萄牙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動畫、繪畫、產品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財務管理、會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應用物理學、供用電技術、鐵道供電技術、鐵道交通運營管理、數控技術、動車組檢修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鐵道工程技術、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工程測量技術、高速鐵路施工與維護、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鐵道車輛技術、鐵道機車運用與維護、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科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交通工程、交通運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遙感科學與技術、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生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程造價、土木工程、工程力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工程管理、鐵道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設金屬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設焊接、塑性成型方向)、城鄉規劃、建筑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蘭州交通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本科 |
葡萄牙語 | 本科 | |
法語 | 本科 | |
西班牙語 | 本科 | |
阿拉伯語 | 本科 | |
藝術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環境設計 | 本科 | |
動畫 | 本科 | |
繪畫 | 本科 | |
產品設計 | 本科 | |
經濟管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市場營銷 | 本科 | |
經濟學 | 本科 | |
財務管理 | 本科 | |
會計學 | 本科 | |
數理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統計學 | 本科 | |
應用物理學 | 本科 | |
鐵道技術學院 | 供用電技術 | 專科 |
鐵道供電技術 | 專科 | |
鐵道交通運營管理 | 專科 | |
數控技術 | 專科 | |
動車組檢修技術 | 專科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專科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專科 | |
鐵道工程技術 | 專科 | |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 | 專科 | |
工程測量技術 | 專科 | |
高速鐵路施工與維護 | 專科 | |
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 | 專科 | |
鐵道車輛技術 | 專科 | |
鐵道機車運用與維護 | 專科 | |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環境工程 | 本科 |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本科 | |
環境科學 | 本科 | |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自動化 | 本科 |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本科 |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電子工程 | 本科 |
車輛工程 | 本科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
工業工程 | 本科 |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軟件工程 | 本科 |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交通運輸學院 | 交通工程 | 本科 |
交通運輸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
物流管理 | 本科 | |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測繪工程 | 本科 | |
地理信息科學 | 本科 | |
文學與國際漢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本科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土木工程學院 | 水利水電工程 | 本科 |
工程造價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工程力學 | 本科 | |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本科 | |
鐵道工程 | 本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設金屬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設焊接、塑性成型方向) | 本科 | |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城鄉規劃 | 本科 |
建筑學 | 本科 | |
新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本科 |
甘肅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10:0:35蘭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3:0:15蘭州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1:0:29甘肅衛生職業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