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甘肅高考文綜考試正在進行,那么今年甘肅高考文綜卷難不難,相比往年甘肅2018高考文綜卷難度系數怎么樣,下面小編整理關于甘肅高考文綜卷相關的點評希望可以起到參考作用。
楊芳教授:2017年高考文綜試卷以穩為主,穩中求進,在題型、風格、呈現形式等方面延續了以往特點,但試題難度較往年稍有增加。試題以立德樹人,以學科主干知識及學科素養的綜合考查為主線,圍繞考試大綱的高考思維主線,通過優選考試內容,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發揮了引導中學教學的積極作用,實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
地理
內容選取發揮育人功能
地理試題始貫穿人地關系的主線,在科學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引導考生樹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養成關心和愛護地理環境的行為習慣。沿著“一帶一路”選取典型案例,彰顯我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國際合作理念,力求用新思維、新途徑去解決考生看得懂、易接受、體會深的問題,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冷靜理性看待現實世界。
注重培養學科思維能力
1、強調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增強基礎性。地理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干知識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的考查。如7~9題以長江口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分布密度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浮游植物的分布特點、影響因素及發展變化特征,體現了地理學核心素養中的認識和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
2、注重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綜合性。引導考生通過采用地理學中的要素關系分析方法(綜合研究)和區域對比方法,體現了對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和分析問題的綜合性。
3、創新設問的思路和形式,鼓勵創新思維。地理試題注重對試題設問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創新設計,在延續往年風格相對穩定的基礎上,今年繼續設置有限度的開放性設問,給予考生進行個性表達的廣闊空間。
堅持改革方向,引領教學深化
高考地理科試題歷來注重培養學生整合地理知識、探求并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科特色得到更加鮮明的體現,對學生素養的培育也起到積極導向作用。
1、體現學科素養立意。在中學地理課程和教學中,突出區域特征和區域差異是地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試題對此也給予了充分關注。引導考生理解區域特征形成與變化過程,并進一步引導中學地理教學對于區域認知這一核心素養的落實。
2、體現“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高考地理試題一直關注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問題,在素材和情境的基礎上,自然地延伸出問題,啟發考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思想方法進行思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引導中學地理教學要教會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和原理,分析生活現象,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地理學的視角和觀點看待、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素養。
政治
突出價值引領,落實育人功能
1、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先進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讓學生在閱讀和回答試題過程中感受體驗文化,引導他們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認識其時代價值,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自覺性。
2、展示發展成就,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關注社會現實,提升考生社會生活能力與素養
今年的政治試題的素材都是緊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鮮活生動,時代感強,具有感染力與吸引力。比如“精準扶貧”、“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建設”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相關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既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又要關注社會生活,關心國家大事,更要教會學生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分析社會現象,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才能提高他們參與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社會生活的能力與素養。
體現引導教學的高考立場,落實考試大綱修訂精神
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引導教學”基本立場,突出了政治學科能力考查要求的具體化和精細化。
1、按照具體化的能力考查要求設計試題,達成考查目標。
2、調整題量和學科固定搭配,減少試題固化模式對能力考查效果的影響。
歷史
突出體現。
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領。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如第40題,通過鄭成功收復和建設臺灣這一歷史事件,使考生加深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認識,增強了兩岸人民的文化認同,臺灣的回歸是維護祖國領土完整,體現了倡導的愛國主義。
重點考查國史、黨史、改革開放史、發展史。
對于考生而言,黨史、國史的學習不僅有助于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更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中國精神,植于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如第46題,創設的情境是關于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陳云的經濟思想和貢獻,反映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及改革開放探索道路的發展歷程。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
中華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后現代以來的革命文化和文化都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試卷注重對優秀和先進文化的弘揚。如第30題,敘述了1949年渡江戰役期間的“紫石英事件”,否定了近代以來列強的在華特權,彰顯了獨特的革命文化。都有助于學生科學總結歷史經驗,進而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完善考查途徑,提升考核效果。
試題著重考查學生對通用性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體現內容與形式的創新性。如第41題,第一次出現“自擬論題”,考生須按自己擬定的論題作答。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知識掌握和運用的“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能力。
推進考試內容改革,凸顯高考選拔功能。
本年度高考歷史命題在保證試卷結構、考試內容、相對難度穩定的基礎上,力求有所創新突破,不斷推進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試題整體設計進一步明確關鍵能力和歷史學科素養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素養和寬闊的視野,能夠在知識積累、素質養成和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落實《考試大綱》修訂后的考查內容,引導中學歷史教學。
通過對《考試大綱》的修訂,歷史學科更加注重考查歷史思維過程與方法,考查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歷史敘述這兩種不同史學概念的理解和辨別程度。如第27題轉引了關于宋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活動的兩種歷史敘述,強調只有對歷史敘述進行精慎的辨析,才能更接近歷史真實的重要性。對于引導中學歷史教學注重史學素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西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1西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49甘肅高考往年征集志愿的院
時間:2024-07-02 15:0:27甘肅高考錄取結果什
時間:2024-07-02 1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