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福建高校 > 正文

莆田學院是雙一流大學嗎,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嗎

更新:2023-09-17 13:35:29 高考升學網

1、莆田學院是雙一流大學嗎

莆田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本科學校。根據莆田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莆田學院是二本高校,莆田學院位于福建東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故鄉、著名僑鄉——莆田市,是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學,由福建省政府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11年、2017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學校獲評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福建省文明學校、平安校園,福建省花。

莆田學院是雙一流大學嗎,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嗎

2、莆田學院2023年最新簡介

莆田學院位于福建東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故鄉、著名僑鄉——莆田市,是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學,由福建省政府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11年、2017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學校獲評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福建省文明學校、平安校園,福建省花園式單位。辦學歷史:學校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范學校合并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游師范學校整體并入。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8年創辦的興化圣教醫院附設護士訓練班。辦學條件:新校區占地2970畝,中部核心區投入使用,校部機關和一館九院6800多名師生順利搬遷。老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666.8畝,校舍建筑面積71.7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15億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10多萬冊。擁有40個實驗室,其中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個,校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個;實習實訓基地304個,其中包括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5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直屬附屬醫院1個,非直屬附屬醫院4個,教學、實習醫院38個。辦學思路:學校明確“應用型、地方性、開放式、特色化”的辦學定位,堅持“服務需求、貼近產業、強化特色、錯位發展”的原則,加強應用型學科和相關支撐學科建設,構建以工、醫為主干,文、理、經、管、藝、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主動對接福建省及莆田市的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培養作為基層骨干、行業中堅的上手快、能吃苦、有后勁的應用型人才,全面推進“紅色、品質、文化、活力、美麗”五新莆院建設,建成省內一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學院專業:下設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金融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工藝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管理學院、商學院、護理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基礎醫學院、基礎教育學院、新工科產業學院等17個二級學院,55個本科專業,形成了機電類、信息類、土建類、醫學類、文化產業類、工商及公共服務類、環境與生化類、工藝美術類等八大專業群,涵蓋了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醫學、教育學、藝術學、經濟學等8大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1.91萬人。師資隊伍:學校著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創新人才管理工作機制,實施“高端人才引培工程”、“博士工程”、“名校進修工程”、“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工程”,堅持“外引”、“內培”和“柔性聘用”并舉,努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584人,其中專任教師1132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539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956人、雙師雙能型教師603人。學校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5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福建省引進高層次B類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8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人選17人;福建省第二屆“最美教師”1人,福建省優秀教師6人,福建省教學名師4人。教學改革:學校強化教學中心地位,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入選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實踐教學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單位。2013年以來,新增25個本科專業,獲批1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和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獲省級立項;榮獲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臨床醫學、工藝美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6個專業成為省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學專業通過教育部認證,土木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管理、環境工程專業接受了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獲國家級立項,機電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省級立項。獲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9項。學生在學科和技能競賽中獲國際級獎項36人次、國家級獎項1021人次、省級獎項1964人次。科研工作:學校2018年被確定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建設單位,2021年通過省學位委員會評審推薦,上報國務院學位辦審核。與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現有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76名,在校聯合培養研究生77名。現有省級及以上科研創新平臺31個,其中工信部科研平臺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特色新型智庫1個、省公共服務平臺1個、省級產學研示范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人文化社科基地8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現有省級科研創新團隊2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51個,服務地方團隊39個。2002年以來,全校共承擔校外科研項目255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2項、省部級項目461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400多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0項、授權專利567項。2020年全校科研經費總投入1.07億元,師均科研經費達到9.4萬元。學校立足地域人文優勢,深入開展媽祖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媽祖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獲批為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媽祖文化研究中心成為第一批省社科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研究基地,并入選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是國家體育總局媽祖民俗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國臺聯海峽兩岸媽祖文化研習交流基地、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媽祖文化研究基地,是福建省媽祖文化研究會會長單位。合作辦學:穩步推進國際交流合作,與美國新奧爾良大學聯合舉辦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醫療健康產業管理),與英國鄧迪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等20多個國外大學開展交流合作,學校躋身中國大學國際競爭力排行榜500強。師生出國(境)訪學、研修頻繁。作為福建省首批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試點高校,學校從2011年開始,先后與實踐大學、明道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大同大學等7所臺灣高校開展合作辦學。與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莆田市城投集團等150多個企事業單位開展政產學研合作。服務地方:貼近莆田市產業發展的需要,與莆田市5個縣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積極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工業園區、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莆田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莆田市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等共建產學研合作科研平臺16個。通過參加6?18項目成果交易會等途徑,積極推介、對接科研成果。積極傳承地方文化,深入開展媽祖文化、莆仙文化研究,積極參與媽祖祭典和重大賽事活動的表演、組織服務工作。(數據統計截止2021年5月)

全國雙一流大學有哪些學校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42 所

A類36所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B類6所

東北大學 鄭州大學 湖南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新疆大學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外交學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理理工大學 內蒙古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美術學院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州大學 南昌大學 河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海南大學 廣西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貴州大學 西藏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青海大學
寧夏大學 石河子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寧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清華大學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北京交通大學

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北京林業大學

風景園林學、林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首都師范大學

數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外交學院

政治學(自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學(自定)

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學

中央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中國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學、設計學

中央戲劇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南開大學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天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天津工業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華北電力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河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內蒙古大學

生物學(自定)

遼寧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大連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

東北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吉林大學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延邊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東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

畜牧學(自定)

東北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林學

復旦大學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同濟大學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

水產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藥學

華東師范大學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

統計學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學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蘇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東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

南京理工大學

兵器科學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南京農業大學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中國藥科大學

中藥學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浙江大學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中國美術學院

美術學

安徽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廈門大學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福州大學

化學(自定)

南昌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山東大學

數學、化學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水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鄭州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河南大學

生物學

武漢大學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華中師范大學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自定)

湖南大學

化學、機械工程

中南大學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中山大學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暨南大學

藥學(自定)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

華南師范大學

物理學

海南大學

作物學(自定)

廣西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學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重慶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學

四川農業大學

作物學(自定)

成都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西南大學

生物學

西南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自定)

云南大學

民族學、生態學

西藏大學

生態學(自定)

西北大學

地質學

西安交通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蘭州大學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青海大學

生態學(自定)

寧夏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新疆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石河子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寧波大學

力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防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第二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

第四軍醫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2023年福建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填報(附投檔規則+技巧)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網上填報操作流程及填報教程說明 應該怎么填
2023年福建高考專科批次什么時候填志愿 填報具體時間安排
福建高考出分后多久開始填志愿,2023年志愿填報時間安排
2023年福建高考能填報多少個志愿,總共幾個志愿學校和專業
福建壓線錄取的本科學校有哪些 2023本科壓線生怎么填報志愿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什么時候填報,開始結束時間安排
2023年福建高考什么時候開始填報志愿 高考結束后多久填報志愿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排名哪家好,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報模板電子版圖片表格,附填報指南及技巧
2023年福建高考第一志愿能填報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影響第二志愿錄取嗎
2023年福建高考大專志愿填報時間 專科志愿怎樣填報

3、莆田學院特色專業

序號 專業層次 數量 專業
1 省級(直轄市) 6 臨床醫學、工藝美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

4、莆田學院開設專業一覽表

莆田學院開設專業有日語、商務英語、英語、環境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技術、應用化學、學前教育(師范)、小學教育(師范)、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物聯網工程、視覺傳達設計、工藝美術、繪畫、視覺傳達設計(閩臺合作)、環境設計、美術學(師范)、廣告學、新聞學、漢語言文學、音樂學(師范)、音樂表演、會計學、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財務管理、醫學檢驗技術、藥學、醫學影像技術、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以培養醫療健康產業管理人才為主)、護理學、助產學、護理學(閩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體育教育(師范)、休閑體育(含閩臺合作)、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城鄉規劃、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醫療健康產業管理)、金融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莆田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 專業名稱 本專科
外國語學院 日語 本科
商務英語 本科
英語 本科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本科
食品質量與安全 本科
生物技術 本科
應用化學 本科
基礎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師范) 本科
小學教育(師范) 本科
新工科產業學院 軟件工程 本科
智能科學與技術 本科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本科
機器人工程 本科
物聯網工程 本科
工藝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工藝美術 本科
繪畫 本科
視覺傳達設計(閩臺合作) 本科
環境設計 本科
美術學(師范) 本科
文化與傳播學院 廣告學 本科
新聞學 本科
漢語言文學 本科
音樂學院 音樂學(師范) 本科
音樂表演 本科
商學院 會計學 本科
電子商務 本科
市場營銷 本科
財務管理 本科
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 醫學檢驗技術 本科
藥學 本科
醫學影像技術 本科
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 本科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公共事業管理(以培養醫療健康產業管理人才為主) 本科
護理學院 護理學 本科
助產學 本科
護理學(閩臺) 本科
機電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本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科
生物醫學工程 本科
物聯網工程 本科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師范) 本科
休閑體育(含閩臺合作) 本科
土木工程學院 工程造價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城鄉規劃 本科
基礎醫學院 臨床醫學 本科
醫學影像技術 本科
醫學檢驗技術 本科
護理學 本科
助產學 本科
藥學 本科
公共事業管理(醫療健康產業管理) 本科
數學與金融學院 金融工程 本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本科

最新圖文

福建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03

泉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28

福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18

廈門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2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尤物丁香婷婷亚洲开心五月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 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