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福建高考歷史(歷史+選考化學)類考生上山西農業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52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157名,招生錄取人數為2人;
2、2022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類考生上山西農業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4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4338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人;
3、2021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選考化學且生物)類考生上山西農業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4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2285名,招生錄取人數為8人;
4、2021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選考化學)類考生上山西農業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49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6719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6人;
5、2021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類考生上山西農業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50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739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人;
1、2022年山西農業大學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福建 | 2022 | 歷史 | 歷史+選考化學 | 本科 | 2 | 476 | 27096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6 | 510 | 15865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且生物 | 本科 | 9 | 480 | 63715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18 | 481 | 63095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1 | 496 | 54338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3 | 499 | 52597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1 | 513 | 44882 | 省政府 |
2、2021年山西農業大學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福建 | 2021 | 歷史 | 歷史+選考化學且生物 | 本科 | 1 | 516 | 14450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3 | 517 | 14181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歷史 | 歷史+選考化學 | 本科 | 2 | 521 | 13157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且生物 | 本科 | 8 | 482 | 62285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16 | 493 | 56719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6 | 497 | 54689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1 | 503 | 51739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1 | 506 | 50228 | 省政府 |
3、2020年山西農業大學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福建 | 2020 | 理科 | - | 本科 | 26 | 472 | 56096 | 省政府 |
福建 | 2020 | 文科 | - | 本科 | 4 | 517 | 13266 | 省政府 |
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我國著名高等農業學府,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山西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高校。現任黨委書記廖允成、校長(院長)張強。承續百年薪火,發展再創新篇。山西農業大學始建于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后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成為改革開放初全國99所重點大學之一。在百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晉中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張維琛等革命英雄;有譚紹文、鄭社奎等各級領導干部;有鄭哲敏、莊文穎、高福等七位院士,王綬、張龍志、徐錦堂等著名教授專家;更有數以萬計扎根基層、服務“三農”的基層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山西農業科研的主要力量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重要力量。建院以來,以牛天堂、陳瑛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科學家,先后育成全國第一個高產矮稈高粱雜交種晉雜5號、全國第一個抗蟲棉品種晉棉26號、世界第一個蓖麻三系雜交種晉蓖麻2號,以及優質高產品種晉谷21號、晉麥47號、早青一代西葫蘆、玉露香梨等新品種,為山西乃至全國農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著眼山西省高等教育和農業科研改革發展大局,決定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農業大學。合署改革以來,學校推行“院辦校”“大部制”等一攬子重大改革措施,整合資源、優化布局,邁開了改革發展的新步伐。學科門類齊全,特色優勢鮮明。學校(院)現有太谷校區和太原龍城校區兩個校區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研究機構,其中,教學單位21個,直屬科研院所(中心)17個。現有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科專業涵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8個門類,擁有本科專業71個。初步構建了以農科,向上游生物學科和下游食品學科雙向延伸,其他相關學科為支撐的學科體系。現有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農業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草學等9個省級重點學科。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專家名師薈萃,師資力量雄厚。學校(院)堅持實施“人才優先、人才強校”戰略,為改革發展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現有教師、科研人員及職工4413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4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84人,博士生導師118人,碩士生導師734人。現有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3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6人,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2人,“青年三晉學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3人,省科技功臣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1人,全國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9人。堅持立德樹人,各類英才輩出。學校(院)現有在校生2.6萬余人,其中本科生23404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990人。現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建校以來,先后培養了15萬余名各類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業,為山西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100余項,在“挑戰杯”等競賽中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224項,開設本碩統籌培養實驗班、卓越農林人才實驗班、創新創業先鋒班,涌現出了以全省首個“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江利斌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學子。學校(院)積極推進對外合作交流,與美國歐柏林大學有長達百余年的合作歷史;與美、英、澳、俄、泰等國家和地區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新西蘭梅西大學和奧克蘭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聯合培養項目;有尼泊爾、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學生來校攻讀學位。創新驅動發展,科研成果豐碩。學校牢固樹立“創新為上”的發展理念,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目前,依托學校(院)建設國家高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山西晉中(太谷)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山西省食用菌產業國家級科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