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選擇一所好的大學還是比較重要的,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起點,是進入職業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選擇,是設計未來人生的的起點。本文幫大家介紹了關于泉州市二本理工類大學名單及排名數據,希望大家在填報志愿的適合關注福建泉州市二本理工類大學的適合有幫助。
福建泉州市的二本理工類大學具體名單及排名如下: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理工學院、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1、泉州市所有二本理工類大學名單一覽表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閩南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南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2、泉州市所在的省份二本理工類大學名單一覽表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廈門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江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福建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廈門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南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南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科技學院坐落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著名僑鄉南安,2001年由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與菲律賓愛國華僑共同舉辦,是福建省首批設立的獨立學院,實施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教育。學校堅持辦學方向,明確為非營利辦學。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準轉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學校董事會成員都是菲律賓著名愛國華僑,他們情系桑梓,捐資辦學、樂育英才,現任董事長為菲律賓著名僑領、菲華各界聯合會名譽主席、實業家戴宏達先生;名譽校長為中國科學院著名數學家、中國數學會生物數學分會理事長陳蘭蓀教授,現任校長為游小波教授。學校共有康美、美林、江北三個校區,現有占地面積。
閩南理工學院:閩南理工學院創辦于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于2008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12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8年1月,我校被福建省教育廳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學校位于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臺灣海峽西岸、濱海城市石獅寶蓋山風景區,校園占地面積1100余畝,總建筑面積60萬余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7000余人,教職工1200余人。學校以“應用型、地方性、開放式、特色化”為辦學定位和“融入泉州、立足閩南、面向福建、輻射全國”為辦學面向,學科專業定位為:以工為。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前身是1986年創辦于晉江市金井鎮的“晉江摩托培訓學!,1994年發展成為“福建省摩托汽車培訓學!,2002年“泉州中營職業學院”正式建校,2007年,經教育部備案更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2018年12月獲教育部批準升格本科,暫定校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本科)”,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函告福建省人民政府,更名為“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系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學校目前擁有一校三區,主校區位于中國品牌之都——晉江市,接壤沈海高速公路,毗鄰高鐵晉江站。泉州產學研園區地處泉州市中心(客運中心站旁),是引企入校、工學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創業孵化的品牌園區;金。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校! W校地處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市區,與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博物館、西湖公園相隔咫尺。學校建設園林式校園,四季飄香,開窗即景,古樹名木隨處可見,校園綠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庭院綠化單位。 學校堅持“面向產業、服務地方”,以工為主,工、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開設32個本科專業;設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8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并成立人工智能、ICT、智能制造等3個產業學院。目。
年份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72 | 28545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8 | 30023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8 | 30023 |
2022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5 | 31148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3 | 31848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專科 | 452 | 35889 |
2022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8 | 88759 |
2022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8 | 88759 |
2022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4 | 90988 |
2022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0 | 93204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9 | 93798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9 | 93798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8 | 94349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 | 367 | 121509 |
2021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8 | 29190 |
2021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7 | 29506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3 | 30905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58 | 32591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56 | 33284 |
2021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5 | 84346 |
2021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2 | 85592 |
2021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5 | 88369 |
2021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3 | 89111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12 | 93169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12 | 93169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10 | 93868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 | 371 | 60273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 | 240 | 117152 |
2020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 | 415 | 42283 |
2020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13 | 82998 |
2020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02 | 87853 |
2020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中外合作)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02 | 87853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02 | 87853 |
2020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02 | 87853 |
2020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 | 346 | 107993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文科 | ? | 205 | 69614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理科 | ? | 204 | 128968 |
211大學排名分8個檔次
我國有211院校112所,在這112所211院校中,有985大學39所。對于211院校的排名,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排名標準,歷來爭議較大。目前,有機構根據不同211工程大學的辦學實力及其在政府心目中的不同地位,將其分為8個檔次。其中前4個檔次是39所985大學,后4個檔次為73所211工程中的非985大學。
第一檔次 —— 北大、清華
.北大、清華是我國兩所頂尖名校,兩所高校每年可獲得教育部18個億的撥款額度。這兩所高校可以稱得上國家優先發展的大學。
第二檔:包括7所,分別是復旦、上交、中科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工大、西安交大。這七所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大學。這7所大學連同清華、北大在2009年10月結成“九校聯盟”,目的在于互相借鑒對方的優勢學科,共同發展。“九校聯盟”是首批“985工程”建設大學。
第三檔:共23所大學,這23所大學都是副部級985工程大學,這些大學的校長、書記等高層領導都由中央組織部任命,可以說這些大學都是中央直管大學,其行政級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學校的實力和地位。
第四檔:共7所,包括中央民族大學、東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這七所大學都是正廳級大學。
第五檔:共36所,都屬于正廳級高校,211大學,也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也是特色985大學。這些大學每期獲得的中央財政資金額度和985工程大學接近。這36所大學基本是行業特色高校,沒有經過合并和重組,學科精準度高,至少擁有一兩個全國頂尖學科。
第六檔:共9所,包括北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大連海事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和第四軍醫大學,這9所都是部屬211大學。
第七檔:共23所大學,都是非部屬211大學。與部屬高校相比,這些院校是有差距的。這23所非照顧性的非部屬211工程大學,被列為第7檔。
第八檔:共5所,屬于照顧性的211大學,包括海南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和新疆大學。這些大學的實力相對較弱。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