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福州大學至誠學院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福州大學至誠學院預測分數數據。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預測分數線是327分到537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314509名到6116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吉林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31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677名;
2、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4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8166名;
3、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湖南2022年物理(物理+化學)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3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7361名;
4、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廣東2022年歷史(歷史+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93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6601名;
5、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貴州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36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2229名;
6、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陜西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39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2161名;
1、2022年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76 | 47317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51 | 151103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2022 | 400 | 17636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2022 | 433 | 6744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27 | 57698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388 | 16507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65 | 20158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27 | 78740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71 | 52753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31 | 13677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55 | 66328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07 | 16962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79 | 51068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42 | 156586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44 | 155203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15 | 149403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40 | 158166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00 | 37753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493 | 21154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460 | 75674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462 | 74449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6 | 110379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97 | 33649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05 | 314509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0 | 62599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76 | 31300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21 | 118948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30 | 112576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74 | 4236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38 | 13736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41 | 13399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93 | 4660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94 | 46118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89 | 160723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91 | 157753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69 | 122686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69 | 31242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65 | 22574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48 | 68528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26 | 18600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5 | 5814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60 | 132229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90 | 32686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34 | 94683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37 | 27459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86 | 105116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39 | 3216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54 | 79637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46 | 1884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75 | 20839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59 | 6116 |
2、2021年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477 | 51602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33 | 147987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2021 | 377 | 23265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2021 | 443 | 5167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11 | 56017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32 | 14575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07 | 19078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397 | 80836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44 | 50536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08 | 1537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26 | 68005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395 | 18565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483 | 51356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23 | 148062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28 | 145730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02 | 152765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32 | 142833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37 | 37225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488 | 22519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1 | 451 | 7723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460 | 73085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1 | 10808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9 | 4538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48 | 224338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12 | 54859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04 | 3497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09 | 109178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21 | 104565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491 | 38423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57 | 120916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60 | 11839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494 | 54614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75 | 16767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77 | 166188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61 | 124365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58 | 31346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03 | 2414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70 | 7075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37 | 17010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3 | 5174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81 | 113443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00 | 30903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40 | 89517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22 | 29387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81 | 100541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33 | 35309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51 | 7893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53 | 20394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65 | 21219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51 | 8065 |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于2003年7月,由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福州大學為主體舉辦,并按新機制、新模式運作,實施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學院牢牢把握辦學方向,遵循“明德博學,臻于至善”的院訓精神,圍繞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注重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提高服務區域、行業需求能力為引領,學院從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平臺搭建三方面著力構建了“三位一體”的應用型大學建設基礎,努力建設以工為主、有特色、有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打造福建省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養的搖籃。學院現有16個教學單位、44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經濟社會發展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綜合性大學。在校生規模超過12000名。學院共享福州大學優質教師資源,構筑了“專家學者為學科帶頭人,名師教授為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為教學管理人,福大教師和自有教師為主力軍,雙師雙能型教師為生力軍”的創新型師資隊伍結構,建設一支教師、工程師等資格兼具,教學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兼備的“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倡導教師開展應用型科研,以教師科研帶動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師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教師獲批科研項目數逐年遞增,近三年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20多項,包括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1項。近五年,學生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50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12項。目前學院擁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4個、省級應用型學科3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3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示范性應用型專業群1個、省級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專業群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2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省級重點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省級一般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8項、省級重大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4項、省級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省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省級精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立項項目1個、省級精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培育項目1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近年來,學院不斷強化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合作交流,建立教學科研合作平臺,共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提升合作辦學層次。實行與美、德、加、英、日、澳等地13所高校學分互認、課程互認,共同實施“2+2”、“1+3”、“3+1+1”聯合培養模式。閩臺合作方面,與臺灣4所高校建立了聯合辦學關系,深入開展教師訪學、學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同時,學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平臺,搭建校外實踐實習基地,邀請工程師和企業高管帶項目進校授課實訓;開展校軍合作,與駐閩陸、海、空部隊共建,進一步完善軍訓、軍事理論、國防教育教學;推動校政、校地合作,努力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學院經常性邀請名師名家做客“至誠論壇”、舉辦“自信至誠”學生論壇,推行“院長進至誠課堂”教學活動,力邀福州大學相關學院院長為至誠學生授課;注重各類學生社團培育,擁有學術理論、科學技術、文化體育、文學藝術等60多個學生社團,以及計算機創新團隊、機器人創新團隊、電子設計團隊等學科團隊,推進校園高雅文化和校園自有文化品牌建設,造就文藝新星和多才學子。學院堅持為福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已培養畢業生三萬多名。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平均就業率達96%以上,就業質量和就業層次逐年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畢業生不斷探索自主創業之路,并取得優質的業績。學院獲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是福建省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迄今為止,學院學子共獲得國家專利20多項,獲國際級榮譽40多項、國家級榮譽600多項、省級榮譽千余項;近五年有500多名應屆畢業生考取國內各著名高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考研錄取率位居福建省獨立及民辦院校前茅,應屆畢業生赴國外聯合辦學學校攻讀碩士研究生氛圍正在形成,其中,多名已考取國內外著名高校博士生。秉承福州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遵循“明德博學,臻于至善”的院訓,學院扎實推動內涵式發展,各項建設取得了扎實成效,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譽。近年來,學院先后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等稱號。(以上數據統計截止至2021年5月)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