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63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學,本文高考升學網徐老師整理了往年高考文科631分錄取的大學名單及具體錄取分數,考生還應以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傾向、理想志向、實力水平等的個人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高考考631分文科可以上的公辦大學名單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保定)、遼寧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等。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 | 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北京大學 | 內蒙古 | 2022 | 文科 | 內蒙古 | 621 | 13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安徽 | 2022 | 文科 | 安徽 | 621 | 123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 | 南京大學 | 江西 | 2022 | 文科 | 江西 | 621 | 142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4 | 華南理工大學 | 貴州 | 2022 | 文科 | 貴州 | 621 | 93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5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貴州 | 2022 | 文科 | 貴州 | 621 | 957 | 公辦 | 本一 | 財經,政法 |
6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云南 | 2022 | 文科 | 云南 | 621 | 2594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7 | 遼寧大學 | 云南 | 2022 | 文科 | 云南 | 621 | 2594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8 | 浙江大學 | 江西 | 2022 | 文科 | 江西 | 622 | 138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9 | 浙江大學 | 河南 | 2022 | 文科 | 河南 | 622 | 283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10 | 東南大學 | 廣西 | 2022 | 文科 | 廣西 | 622 | 513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11 | 四川大學 | 廣西 | 2022 | 文科 | 廣西 | 622 | 513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12 | 同濟大學 | 四川 | 2022 | 文科 | 四川 | 622 | 416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13 | 南開大學 | 四川 | 2022 | 文科 | 四川 | 622 | 416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14 | 中國人民大學 | 吉林 | 2021 | 文科 | 吉林 | 621 | 141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15 | 陜西師范大學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368 | 公辦 | 本一 | 綜合,師范 |
16 | 華南師范大學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337 | 公辦 | 本一 | 師范 |
17 | 西南交通大學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393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18 | 湖南師范大學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325 | 公辦 | 本一 | 師范 |
19 | 鄭州大學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401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20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375 | 公辦 | 本一 | 農林 |
21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1 | 2349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22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江西 | 621 | 1226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23 | 華東理工大學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1 | 2798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24 | 華南師范大學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1 | 2798 | 公辦 | 本一 | 師范 |
25 | 北京林業大學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1 | 2798 | 公辦 | 本一 | 農林 |
26 | 東南大學 | 廣西 | 2021 | 文科 | 廣西 | 621 | 523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27 | 中國政法大學 | 廣西 | 2021 | 文科 | 廣西 | 621 | 523 | 公辦 | 本一 | 政法 |
28 | 中央財經大學 | 廣西 | 2021 | 文科 | 廣西 | 621 | 523 | 公辦 | 本一 | 財經 |
29 | 東北師范大學 | 貴州 | 2021 | 文科 | 貴州 | 621 | 1565 | 公辦 | 本一 | 師范 |
30 | 江南大學 | 貴州 | 2021 | 文科 | 貴州 | 621 | 156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1 | 鄭州大學 | 貴州 | 2021 | 文科 | 貴州 | 621 | 156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2 | 湖南大學(預科)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3 | 上海大學(預科)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4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35 | 北京語言大學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語言 |
36 | 江南大學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7 | 鄭州大學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38 | 福州大學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3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云南 | 2021 | 文科 | 云南 | 621 | 1815 | 公辦 | 本一 | 醫藥 |
40 | 南開大學 | 寧夏 | 2021 | 文科 | 寧夏 | 621 | 246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41 | 同濟大學 | 山西 | 2021 | 文科 | 山西 | 622 | 277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42 | 南京大學 | 吉林 | 2021 | 文科 | 吉林 | 622 | 132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43 | 上海大學(中外合作) | 安徽 | 2021 | 文科 | 安徽 | 622 | 2195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44 | 武漢大學(醫學類專業其它)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江西 | 622 | 1099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45 | 電子科技大學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江西 | 622 | 1144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46 | 蘇州大學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江西 | 622 | 1100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47 | 北京交通大學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江西 | 622 | 1130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48 | 暨南大學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江西 | 622 | 1139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49 | 華東政法大學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2 | 2650 | 公辦 | 本一 | 政法 |
5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2 | 2650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51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2 | 2650 | 公辦 | 本一 | 政法 |
5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河南 | 622 | 2650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53 | 南開大學 | 四川 | 2021 | 文科 | 四川 | 622 | 439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54 | 廈門大學 | 四川 | 2021 | 文科 | 四川 | 622 | 439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55 | 中國傳媒大學(中外合作)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河北 | 621 | 1336 | 公辦 | 本科 | 語言 |
56 | 南京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河北 | 621 | 1336 | 公辦 | 本科 | 綜合,師范 |
57 | 中國海洋大學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河北 | 621 | 1336 | 公辦 | 本科 | 綜合 |
58 | 中國農業大學 | 內蒙古 | 2020 | 文科 | 內蒙古 | 621 | 392 | 公辦 | 本一A | 農林 |
5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1 | 1356 | 公辦 | 本科 | 理工 |
60 | 中山大學 | 福建 | 2020 | 文科 | 福建 | 621 | 445 | 公辦 | 本科 | 綜合 |
61 | 武漢大學 | 江西 | 2020 | 文科 | 江西 | 621 | 266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62 | 電子科技大學 | 河南 | 2020 | 文科 | 河南 | 621 | 1757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63 | 吉林大學 | 河南 | 2020 | 文科 | 河南 | 621 | 1757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64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南 | 2020 | 文科 | 湖南 | 621 | 1524 | 公辦 | 本一 | 師范 |
65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 | 2020 | 文科 | 湖南 | 621 | 1524 | 公辦 | 本一 | 財經,政法 |
66 | 中央民族大學 | 湖南 | 2020 | 文科 | 湖南 | 621 | 1524 | 公辦 | 本一 | 民族 |
67 | 南京師范大學 | 湖南 | 2020 | 文科 | 湖南 | 621 | 1524 | 公辦 | 本一 | 綜合,師范 |
68 | 中國海洋大學 | 湖南 | 2020 | 文科 | 湖南 | 621 | 1524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69 | 北京理工大學 | 重慶 | 2020 | 文科 | 重慶 | 621 | 720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70 | 西南政法大學 | 貴州 | 2020 | 文科 | 貴州 | 621 | 939 | 公辦 | 本一 | 政法 |
71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預科) | 云南 | 2020 | 文科 | 云南 | 621 | 1365 | 公辦 | 本一 | 財經 |
72 | 西北工業大學 | 云南 | 2020 | 文科 | 云南 | 621 | 1365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73 | 西南交通大學 | 云南 | 2020 | 文科 | 云南 | 621 | 1365 | 公辦 | 本一 | 理工 |
74 | 東北師范大學 | 云南 | 2020 | 文科 | 云南 | 621 | 1365 | 公辦 | 本一 | 師范 |
75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陜西 | 2020 | 文科 | 陜西 | 621 | 1010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76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陜西 | 2020 | 文科 | 陜西 | 621 | 1034 | 公辦 | 本一 | 醫藥 |
77 | 中國政法大學 | 甘肅 | 2020 | 文科 | 甘肅 | 621 | 271 | 公辦 | 本一 | 政法 |
78 | 上海交通大學 | 青海 | 2020 | 文科 | 青海 | 621 | 20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79 | 華中科技大學 | 寧夏 | 2020 | 文科 | 寧夏 | 621 | 437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80 | 四川大學 | 寧夏 | 2020 | 文科 | 寧夏 | 621 | 437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81 | 電子科技大學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河北 | 622 | 1268 | 公辦 | 本科 | 理工 |
82 | 北京郵電大學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河北 | 622 | 1268 | 公辦 | 本科 | 理工 |
83 | 南京大學 | 山西 | 2020 | 文科 | 山西 | 622 | 109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84 | 西北工業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理工 |
85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理工 |
86 | 華東理工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理工 |
87 | 深圳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綜合 |
88 | 首都師范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綜合,師范 |
89 | 東華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綜合 |
90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財經 |
91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遼寧 | 2020 | 文科 | 遼寧 | 622 | 1298 | 公辦 | 本科 | 語言 |
92 | 武漢大學 | 吉林 | 2020 | 文科 | 吉林 | 622 | 217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93 | 武漢大學 | 黑龍江 | 2020 | 文科 | 黑龍江 | 622 | 167 | 公辦 | 本一A | 綜合 |
94 | 南開大學 | 安徽 | 2020 | 文科 | 安徽 | 622 | 397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95 | 中國傳媒大學 | 河南 | 2020 | 文科 | 河南 | 622 | 1657 | 公辦 | 本一 | 語言 |
96 | 中央民族大學 | 河南 | 2020 | 文科 | 河南 | 622 | 1657 | 公辦 | 本一 | 民族 |
97 | 復旦大學(高校專項) | 湖北 | 2020 | 文科 | 湖北 | 622 | 331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98 | 蘇州大學 | 湖南 | 2020 | 文科 | 湖南 | 622 | 1429 | 公辦 | 本一 | 綜合 |
99 | 華東政法大學 | 重慶 | 2020 | 文科 | 重慶 | 622 | 686 | 公辦 | 本一 | 政法 |
100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貴州 | 2020 | 文科 | 貴州 | 622 | 912 | 公辦 | 本一 | 財經,政法 |
1、中國人民大學簡介:中國人民大學(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政治局的建議,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后擔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張東剛,校長為劉偉。建校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形成了“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馬克思主義教學
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簡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干,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歷史底蘊深厚,發展穩中求快。學校的前身中原大學誕生于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是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的中原局創建,并由第二書記陳毅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一所“抗大式”的革命大學。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期間,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政法學院為基礎,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學、中華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等高校優質的財經、政法教育資源,薈萃大量學術造詣深厚、教學及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于1953年分別成立了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1958年,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漢大
3、上海大學(中外合作)簡介: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正規大學。學校克服種種困難,艱難辦學,吸引四方熱血青年影從云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匯聚、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贏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黃埔”“北有五四時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時期的上大”的美譽。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關心學校建設,或擔任校董,或舉賢任能,或指導工作。于右任、瞿秋白、鄧中夏、邵力子、陳望道等領導學校發展,或延攬人才,或規劃學科,或執掌教務。以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張太雷、惲代英、任弼時、施存統、蕭楚女、沈雁冰、田漢、蔣光慈等為代表的“紅色教授”則積極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上海大學成為革命青年向往的“東南革命最高學府”。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踐行“養成建國
4、南開大學簡介:南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發展始終得到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親臨視察;周恩來總理三回母校指導;鄧小平同志會見數學大師陳省身,批示成立南開數學研究所;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先后視察南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對南開的發展給予肯定,并對相關工作回信和勉勵,更在百年校慶之際親臨南開視察。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學校南遷。1938年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西南聯合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1946年回津復校并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后,經歷高等教育院系調整,成為文理并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相繼并入,經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支持,學校發展成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
5、暨南大學簡介: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目前是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中央統戰部管理。暨南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后,暨南大學于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后,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10月24日,、
高考400多分報考什么大學
時間:2024-05-16 13:0:20高考221分左右可以上
時間:2023-09-14 22:0:35新高考242分左右可以
時間:2023-09-15 02:0:02高考210分左右可以上
時間:2023-09-21 19: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