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大高校放寒假時間要到了,很多學生要提前購買火車票,所以必須要知道本校放寒假時間的具體時間安排。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為你介紹關于宿州學院的2019-2020年的校歷就放寒假時間,希望對你有幫助。
宿州學院2019 -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行事歷
周次 | 起止日期 | 紀 事 |
1 | 09月02日?09月08日 | 8月31(周六)、9月1日(周日)老生報到,9月1日(周日)2019級專升本新生報到,9月2日(周一)正式上課;本周內完成全校公共課補考,相關二級學院于考后一周內將紙質成績單蓋公章后交教務處教務科;啟動2020屆師范生教育實習工作;開展2018-2019學年高等學校實驗室信息統計工作;開展期初教學檢查(巡視)工作;開展領導干部深入課堂聽評課工作;開展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按專委會通知有序開展省級專業評估工作;開9月份教學工作例會;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報名;9月7、9月8日2019級新生報到,9月9日(周一)起入學教育和軍訓。 |
2 | 09月09日?09月15日 | 本周內各二級學院進行專業課補考,考后一周內將補考成績錄入系統,紙質成績單蓋公章后交教務處教務科;各二級學院完成2020屆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工作;中秋放假以學校通知為準。開展校級學生信息員聘任及培訓工作;開展校、院兩級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撰寫工作。 |
3 | 09月16日?09月22日 | 啟動2020屆畢業論文選題論證工作;開展對新進教師課堂教學、教案的督導工作。 |
4 | 09月23日?09月29日 | 2020屆教育實習實習生進校;9月23日(周一)2019級新生正式上課;各二級學院做好學業警示工作。開展在校生滿意度調查工作。 |
5 | 09月30日?10月06日 | 普通話水平測試報名;國慶節放假,調課安排以學校通知為準。 |
6 | 10月07日?10月13日 | 第二次學士學位資格審查;召開10月份教學工作例會;召開第二次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 |
7 | 10月14日?10月20日 | 開展2019屆畢業論文(設計)檢查工作;第7周各二級學院完成2020屆畢業論文(設計)選題論證工作。 |
8 | 10月21日?10月27日 | 進行期中教學檢查;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學分認定檢查。各二級學院召開期中學生教學信息員會議。 |
9 | 10月28日?11月03日 | 開展期中隨機教學巡視、專題教學督導工作。 |
10 | 11月04日?11月10日 | 召開11月份教學工作例會。 |
11 | 11月11日?11月17日 | |
12 | 11月18日?11月24日 | 啟動2020屆畢業論文(設計)復制比檢測篇數招標工作。各二級學院開展教師評學工作。 |
13 | 11月25日?12月01日 | |
14 | 12月02日?12月08日 | 召開12月份教學工作例會。 |
15 | 12月09日?12月15日 | 開展質量工程項目階段檢查和結題驗收工作;教師教學業務考核;開展教師滿意度調查工作;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以考試文件為準。 |
16 | 12月16日?12月22日 | 開展質量工程項目申報通知及上報等工作;復核外聘教師教學工作量,核算下半年教師教學工作量;省級計算機水平考試,以考試文件為準。各二級學院召開期末學生教學信息員會議。 |
17 | 12月23日?12月29日 | 2020屆教育實習回校總結。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報送本學期工作總結和下學期工作計劃; |
18 | 12月30日?01月05日 | 完成外聘教師教學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并上報外聘教師教學工作量數據;2020年1月3日課程結束;元旦放假以學校為準。召開校級學生教學信息員會議;開展期末學生網上評教工作。 |
19 | 01月06日?01月12日 | 期末考試。開展期末考試考風考紀巡視及考風考紀先進單位評選工作。 |
注:2020年1月25日除夕;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自9月2日至2020年1月12日,共19周。
宿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古城宿州市,是該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前身是創辦于1949年的皖北宿縣區師范學校,1983年升格更名為宿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升格更名為宿州學院,2008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5年成功獲批為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
近年來,學校秉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服務興校、特色名校”發展理念,堅持“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培育“建應用專業群,走內涵發展路,聚校地合作力,創文化育人牌”為基本內涵的辦學特色,努力推進學校建設和發展,現在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高校。
校園占地1146畝,預留用地1160畝,建筑面積44.4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7185萬元。圖書館面積3.4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79.7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06.7萬冊,期刊993種。設有15個二級學院,59個普通本科專業,涵蓋工、管、理、文、經、藝、教七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17360人,成人教育生3692人。有專任教師720余人,其中正高58人、副高218人。
2008年以來,獲省級教學成果獎40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獲省級以上“質量工程”集體項目67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各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2個、特色專業9個。
學校現有國家級基金項目15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36項,14項成果通過省科技成果鑒定,3個新品種通過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鑒定;獲批3項地方標準。“十二五”以來,獲省(廳)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85項,發表論文4000余篇,其中一類526篇,二類400篇,出版教材、專著近200部。現有1個國家級科研平臺(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省級科研平臺(安徽省石墨烯復合功能薄膜新材料工程實驗室、煤礦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礦用絞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炭行業(防治水)技術中心、復合酶提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旋電子與納米材料重點實驗室、大學文化研究中心、皖北城鄉一體化研究中心、宿州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創新平臺團隊(光電信息材料與新能源器件創新團隊)以及安徽省智庫項目1項(安徽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其中煤礦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學校積極推進應用性科學研究,與地方和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500多項,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企業創造數億元經濟效益,曾受到《人民日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
學校注重開放辦學,與美國、新西蘭、新加坡、韓國、菲律賓、波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在教學科研、青年教師海外研修、學生出國交流學習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每年都有大批師生到以上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進行交流學習。
學校高度重視文化育人,積極踐行“友善、博學、務實、奮進”的校訓、“崇德尚能、敬業樂群”的校風、“嚴教、善教、樂教”的教風、“篤學、篤行、篤信”的學風,深入推進以“敬業向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三年,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名列省屬高校前列;學生在各類賽事中獲得省(廳)級以上獎項600余項。
升本以來,學校被評為安徽省首批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高校、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單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3次)、安徽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管理集體(2次)、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5次)、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4次)、第一屆安徽省教育系統文明單位立項建設學校等稱號。
面向未來,學校將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服務興校、特色名校”的發展理念,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立足皖北,面向安徽,服務全國,加強內涵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辦學水平,向著早日建成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