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大高校放寒假時間要到了,很多學生要提前購買火車票,所以必須要知道本校放寒假時間的具體時間安排。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為你介紹關于佳木斯大學的2019-2020年的校歷就放寒假時間,希望對你有幫助。
佳木斯大學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校歷
月份 周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九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2 | 9 | 10 | 11 | 12 | 13中秋節 | 14 | 15 | |
3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4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十月 | 5 | 30 | (10月)1國慶節 | 2 | 3 | 4 | 5 | 6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7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8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
9 | 28 | 29 | 30 | 31 | (11月)1 | 2 | 3 | |
十一月 | 10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12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13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2月)1 | |
十二月 | 14 | 2 | 3 | 4 | 5 | 6 | 7 | 8 |
15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16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17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一月 | 18 | 30 | 31 | (1月)1元旦 | 2 | 3 | 4 | 5 |
19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20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21 | 20 | 21 | 22 | 23 | 24 | 25春節 | 26 | |
22 | 27 | 28 | 29 | 30 | 31 | (2月)1 | 2 | |
二 月 | 23 | 3 | 4 | 5 | 6 | 7 | 8 | 9 |
24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25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6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月)1 |
9月2日開學,2020年1月11日放假,共19周。其中1-17周為教學周,第18周為機動周,第19周為考試周;2019級新生9月4日、5日報到,入學教育1周,軍訓2周。寒假7周(2020年1月11日?2020年3月1日)
華夏東極人才的搖籃??佳木斯大學,坐落于中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最佳生態環境魅力城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學校始建于1947年,經過68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黑龍江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也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十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學校占地2175 畝(1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設有26個學院和66個研究所(室)。學校學科專業設置涵蓋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現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6個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11個、省級重點學科9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示范性實驗中心4個、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學校成為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單位,加入中俄醫科大學聯盟、東西部課程聯盟、全國地方高校UOOC聯盟和中國醫學教育慕課平臺及聯盟。教育部金屬耐磨材料與表面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衛生部康復醫學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赴俄留學培訓基地、黑龍江省全科醫學培訓中心、黑龍江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黑龍江省佳木斯中俄科技合作中心、黑龍江省高校校企共建耐磨材料研發中心、黑龍江省三江區域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基地設在我校;《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佳木斯大學自然科學學報》、《黑龍江醫藥科學》三個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學校下設3個附屬醫院和1個附屬中小學。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719人(含3個附屬醫院),其中高級職稱1607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省科技創新團隊2個;擁有共享“兩院”院士、龍江學者等一批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現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569人,博、碩研究生1376人,留學生1004人,繼續教育生12853人;固定資產總值13.48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48億元,圖書館藏書249.9萬冊。
學校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實施本科教學工程,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專業結構布局,全面實施大類招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就業能力不斷增強。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省、校、院三級重點學科協調發展,學科建設水平穩步提高,學科綜合優勢進一步彰顯。學校主持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衛生部、教育部和國家民委項目等各級、各類多項課題。在耐磨材料、藥物研發、農機工程等研究領域取得了數十項國家發明專利,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取得新進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與俄、美、英、韓、日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41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作為中國政府來華留學獎學金項目委托院校,接收來自53個國家的留學生在校學習。
天朗氣清舒望眼,丹心一片譜華章。學校堅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扎實培育和踐行,秉承“明德礪學,崇尚實踐”的校訓,堅持“穩定規模、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服務地方”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為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