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寒假放假時間暫無公布,大學通常從農歷的農歷十二月初十開始,各地的學校開始放假,元宵節后的寒假結束。寒假一般為1個月左右。但是在中國東北偏冷和其他高緯度地區,有時持續約45天,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持續約兩個月。
根據陜西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2年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工作的通知》(陜學位辦[2021]10號)和《陜西省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陜教規范[2020]6號)文件精神,為做好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2022年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編導、大數據管理與應用4個本科專業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工作,12月13日下午,學院邀請省內兄弟高校和相關專相關企事業單位的24位專家,針對4個專業的學士學位授予權開展評審工作。學院院長趙建會,副院長潘昊、翁連正,院長助理胡秋實等學院領導,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教務處、學生處、招生辦、就業與創業辦公室、財務處、圖書館、宣傳與品牌建設辦公室、相關二級學院負責人等參加此次評審會議。本次評審會議由學院副院長潘昊主持。
據了解,此次評審流程包括專家組聽取專業負責人匯報專業建設情況、審議專業申報材料、查閱相關支撐資料、實地考察(實驗室、圖書館等)以及現場聽課、召開教師及管理人員座談會和學生座談會、討論、評議、投票表決,形成評審意見并向專業所在學院領導反饋評審意見和建議。
評審會上,趙建會從學校概況、評審專業介紹、主要成效、努力方向四個角度,針對學校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師資建設、教學條件等方面建設情況向專家匯報。
24位專家組來到四個專業分會場,分組聽取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編導、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負責人匯報,并通過實地考察、現場聽課、查閱相關資料、師生代表座談會、集中評議、意見反饋等形式了解教學情況,考察相關實驗室及其他教學設施。
經過充分討論和評議,專家組在評審意見中對學校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學校辦學定位準確,辦學思路清晰切實可行;辦學經費投入充足,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師資建設效果明顯,教師隊伍結構基本合理;教學改革措施有力,本科專業建設卓有成效;教學管理制度規范,質量監控體系趨于完善;辦學特色初步形成,培養質量得到社會認可。專家組在反饋意見中希望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師資結構,完善質量監控體系。
西安石油大學計算機學院原院長劉天時教授在分組評審會上表示,科大高新辦學特色鮮明,近年來學院依托西安科技大學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緊跟行業需求的學科優勢,“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特色,為學子提供創新、創業和成長、成才平臺。此次評審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重在建設”,幫助學校診脈分析、查找剖析存在的問題。希望學院以此次評審工作為新起點,進一步拓寬辦學思路,科學謀劃,推動學校發展事業再上新臺階。
西北政法大學羅朋教授還特別指出,學院近年來發展迅速,清晰的教學改革思路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對人才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應該繼續發揚。特別是重視學生繼續深造發展,對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學風教風建設,推進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深遠的影響。
經過現場交流和資料評審,專家組一致同意增列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編導、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為學士學位授予專業,報請陜西省學位委員會核準。希望四個專業以此次評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突出專業特色優勢,提升專業建設質量和內涵,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據了解,軟件工程專業學院主要培養學生軟件開發技術、軟件測試與運維、移動開發技術,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而定制,就業面廣、人員需求量大;升學校內可實現專升本無縫銜接。未來,該專業畢業生在中小型軟件企業中從事移動互聯應用程序開發和測試、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測試、網站頁面的構架、美化和設計、網站后臺應用程序的設計、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銷售和維護等工作。
智能科學與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本科專業。專業一是以認知和學習過程為研究對象,探索智能機器的實現機理和方法的智能科學。二是研究將智能科學方法應用于人工智能系統的智能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是信息技術產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是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專業畢業生除計算機設備、電子和電氣設備及其零件業,電力、燃氣、公共環衛服務業外,還可在工業企業、信息網絡、信息產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國防等領域從事各類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智能化產品設計與開發、智能應用系統及計算機工程的研發等相關工作。目前,針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學院目前已于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四葉草公司、西科軟件等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有合作意向,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習和就業資源。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依托西安科技大學的優質資源,于2018年設立并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總人數共108人。該專業主要培養適應新媒體發展建設需要具有深厚扎實的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導、制作及新媒體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全國各級各類廣播電視系統、網絡媒體、影視制作機構、文化傳播公司及其他新聞媒體、宣傳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編劇創作、影視拍攝、節目策劃與制作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制作型復合人才。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是教育部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發展而特設的本科熱門專業,學院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是教育部2018年審批備案的本科專業,2019年開始正式招生,現隸屬于經濟與管理學院。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托學院經濟與管理學科優勢強化學科交叉,堅持“厚基礎、寬知識、重思想、重創新、重實戰”的培養模式。通過教學,培養既熟悉財經領域的組織與運營模式,理解財經領域業務流程及業務邏輯,又掌握管理學基本理論,熟悉現代信息管理技術與方法,善于利用商務數據去定量分析,進行數據挖掘、產品運營策劃與咨詢、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管理系統研發及架構設計等工作,并能最終實現智能化商業決策的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領導潛質的高級管理人才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